保護性和拋補性投資策略哪個機構更常用?
問題來源:
4.結論
拋補看漲期權組合鎖定了最高凈收入和最高凈損益:最高凈收入是執(zhí)行價格,,最高凈損益=執(zhí)行價格-股票初始投資買價+期權出售價格,。
5.適用范圍
是機構投資者常用的投資策略,。
楊老師
2022-05-10 12:45:48 2203人瀏覽
投資目的不同:保護性看跌期權的投資者最初對股票的前景判斷是看好股價上漲,,但又擔心股票下跌,,故選擇在買股票的同時購入一份看跌期權,,這如同為股票買了份保險,其持有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是比較謹慎的;拋補看漲期權的投資者最初對股票的前景判斷是覺得股價很可能會下跌,,如果股價下跌,,因交易對手購買的是看漲期權,故不會行權,,這樣拋補看漲期權的投資者就可得到期權費收入,。有人會問,既然拋補看漲期權鎖定了最高凈收入和最高凈損益,,怎么都覺得拋補看漲期權投資策略沒有保護性看跌期權的投資策略好,,為什么還要拋補看漲期權的投資策略呢?拋補看漲期權是機構投資者常用的投資策略,機構投資者目的是賺取傭金(即期權費收入),,他們看好股價下跌,,如果股價下跌,在期權市場就可以白白得到期權費收入,,就算判斷失誤,,股價上漲,但是仍可以得到出售看漲期權時的期權費收入,,減少了損失,。也可以這樣理解:機構投資者到年底要給股東分紅,分紅是需要現金的,,如果選擇保護性看跌期權那還要買看跌期權造成現金流出,,而選擇拋補看漲期權則是出售看漲期權會獲得現金流入。所以機構投資者更傾向于拋補看漲期權,。
您再理解一下,,如有其他疑問歡迎繼續(xù)交流,加油,!相關答疑
-
2025-01-14
-
2024-12-14
-
2024-08-19
-
2024-08-13
-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