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源:
ERG理論 | 定義 | 與需要層次理論的聯(lián)系 |
生存需要 | 生理和物質需要 | 全部生理需要+部分安全需要 |
關系需要 | 維持重要人際關系需要 | 部分安全需要+全部歸屬和愛的需要+部分尊重的需要 |
成長需要 | 追求自我發(fā)展的內在欲望 | 部分尊重的需要+全部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
ERG理論獨特之處 | 具體內容 |
非階梯式 | 各種需要同時具有激勵作用 |
“挫折—退化”觀點 | 高層次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對低層次需要就會加強 |
同時追求,、互相轉化 | 工作快樂則對薪酬關注度低,工作不快樂則更關注物質報酬 |
更具有變通性 | 不同文化,、環(huán)境背景的差異下,,個體的需要也有差異,例如日本文化,、西班牙文化把關系需要排在生理需要之前 |

徐老師
2025-04-24 16:29:43 194人瀏覽
您的問題涉及ERG理論中兩個關鍵概念的本質區(qū)別:
"挫折—退化"的核心邏輯是需求受阻引發(fā)的補償行為。當高層次需求(如成長需要)無法實現(xiàn)時,,個體不是繼續(xù)追求該需求,,而是轉而強化對低層次需求(如工資待遇)的追求。比如員工晉升失敗后會更執(zhí)著于漲薪,。
**"同時追求,、互相轉化"**則強調需求的動態(tài)平衡。它描述的是不同層次需求會自然此消彼長,,不需要受阻就會發(fā)生,。例如:
- 工作成就感強時(滿足成長需要),您可能降低對辦公環(huán)境的挑剔(生存需要)
- 同事關系緊張時(關系需要受損),,您會提高對獎金的要求(生存需要),。
區(qū)別要點在于:前者是需求階梯上的"退而求其次",后者是需求天平上的"動態(tài)配比",。前者需要遭遇挫折才會觸發(fā),,后者則是常態(tài)化的需求調節(jié)機制。
每個努力學習的小天使都會有收獲的,,加油,!相關答疑
-
2025-04-25
-
2025-04-25
-
2025-02-14
-
2023-11-02
-
2022-10-24
您可能感興趣的中級經(jīng)濟師試題
- 多選題 經(jīng)濟穩(wěn)定通常是指( )。
- 單選題 財政履行收入分配職能的目標是( )。
- 多選題 海量免費題庫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