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qū)分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怎么確定它是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跟遞延所得稅負債,,還有怎么區(qū)分他們在借方還是貸方,老師能不能幫忙總結(jié)一下
問題來源:
甲公司2×19年年初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借方余額為25萬元,,與之對應的預計負債貸方余額為1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無期初余額。甲公司2×19年度實現(xiàn)的利潤總額為4760萬元,,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且預計在未來期間保持不變,;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chǎn)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司2×19年度發(fā)生的有關交易和事項中,,會計處理與稅收處理存在差異的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19年7月,,甲公司向非關聯(lián)企業(yè)捐贈現(xiàn)金250萬元,。
資料二:2×19年8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產(chǎn)品保修費用150萬元,,同時沖減了預計負債年初貸方余額100萬元,。2×19年年末,保修期結(jié)束,,甲公司不再預提保修費,。
資料三: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采用預期信用損失法對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90萬元,。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jù)資料一至資料三,計算甲公司2×19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
2×19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4760+250-100+90=5000(萬元);
2×19年度的應交所得稅=5000×25%=1250(萬元),。
(2)根據(jù)資料一至資料三,,逐項分析甲公司每一交易或事項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金額(如無影響,也明確指出無影響的原因),。
資料一,,對遞延所得稅無影響。
分析:非公益性現(xiàn)金捐贈,,本期不允許稅前扣除,,未來期間也不允許稅前抵扣,未形成暫時性差異,,形成永久性的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資料二,,轉(zhuǎn)回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25萬元,。
分析:2×19年年末保修期結(jié)束,,不再預提保修費,,本期支付保修費用150萬元,,沖減預計負債年初余額100萬元,,因期末不存在暫時性差異,需要轉(zhuǎn)回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25萬元(100×25%),。
資料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22.5萬元,。
分析:稅法規(guī)定,,尚未實際發(fā)生的預計損失不允許稅前扣除,待實際發(fā)生損失時才可以抵扣,,因此本期計提的壞賬準備90萬元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22.5萬元(90×25%),。
(3)根據(jù)資料一至資料三,,逐筆編制甲公司與遞延所得稅有關的會計分錄(不涉及遞延所得稅的,,不需要編制會計分錄),。
資料一:
不涉及遞延所得稅的處理,。
資料二:
借:所得稅費用 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5
資料三: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2.5
貸:所得稅費用 22.5
(4)根據(jù)資料一至資料三,,計算甲公司利潤表中應列示的2×19年度所得稅費用。
當期所得稅(應交所得稅)=5000×25%=1250(萬元),;遞延所得稅費用=25-22.5=2.5(萬元),;2×19年度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1250+2.5=1252.5(萬元),。

劉老師
2020-08-27 15:05:16 2304人瀏覽
1,,資產(chǎn)賬面價值高于計稅基礎,,
負債賬面價值低于計稅基礎, 是應納稅差異,,計量遞延所得稅負債,,負債新增在貸方,減少在借方,。
2,, 資產(chǎn)賬面價值低于計稅基礎
負債賬面價值高于計稅基礎,是可抵扣差異,,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資產(chǎn)新增在借方,。減少在貸方。
3,,若是費用類,特殊事項,,按照資產(chǎn)角度核算,,假定資產(chǎn)是0 ,計稅基礎=未來可以抵扣金額,。
明天的你會感激現(xiàn)在拼命的自己,加油,!
相關答疑
-
2024-08-08
-
2021-05-18
-
2020-11-01
-
2020-08-28
-
2020-08-27
您可能感興趣的中級會計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