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一471頁第3題第一小題選項C原材料計劃成本如何得出,?
原材料是計劃成本,5萬元,。請問題中哪里給出了呢
問題來源:
長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原材料(只有一種甲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單位計劃成本0.5萬元,。2019年7月末“原材料”科目余額為65萬元(其中暫估入賬的原材料成本5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為1.5萬元,。長城公司8月份發(fā)生以下經(jīng)濟業(yè)務(wù):
(1)1日,,收到上月暫估入賬的原材料的發(fā)票,載明數(shù)量10噸,,實際成本4.9萬元,,增值稅稅額為0.637萬元,無其他相關(guān)費用,,款項未付,。
(2)2日,購入甲材料62噸,,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3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9萬元;發(fā)生運輸費用(不考慮增值稅),、裝卸費用和保險費共計2.5萬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3)5日,,上述甲材料運抵企業(yè),驗收入庫的甲材料實際數(shù)量為60噸,,短缺的2噸是運輸途中發(fā)生的合理損耗,。
(4)10日,長城公司和A公司簽訂協(xié)議,,A公司以賬面價值50萬元(雙方確認的公允價值為45萬元)的100噸甲材料對長城公司進行投資,,長城公司以增發(fā)的20萬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為對價,。該批甲材料驗收入庫并收到對方開具的稅額為5.85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
(5)20日,,長城公司從B公司購入20噸公允價值為8萬元的甲材料,,該批甲材料驗收入庫并收到對方開具的增值稅稅額為1.04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一張,長城公司開出一張商業(yè)承兌匯票,。
(6)31日,,經(jīng)匯總,本月生產(chǎn)乙產(chǎn)品共領(lǐng)用甲材料計劃成本120萬元,。乙產(chǎn)品單位工時定額50小時,,其中第一道工序30小時,第二道工序20小時,,假定各工序內(nèi)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平均為50%,。
(7)本月乙產(chǎn)品的成本資料為:月初在產(chǎn)品0件,本月完工80件,,月末在產(chǎn)品40件(第一道工序30件,,第二道工序10件),本月發(fā)生直接人工50萬元,,制造費用47萬元,。原材料在生產(chǎn)開始時一次投入,采用約當產(chǎn)量比例法計算完工產(chǎn)品成本,。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答案中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根據(jù)資料(1),,下列會計分錄正確的是( ),。
A,、<p>8月初沖回上月末暫估入賬材料: <br> 借:應付賬款 5 <br> 貸:原材料 5<br> </p>
B、<p>8月初沖回上月末暫估入賬材料: <br> 借:應付賬款 5.65 <br> 貸:原材料 5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0.65<br> </p>
C,、<p>取得發(fā)票: <br> 借:材料采購 4.9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0.637 <br> 貸:應付賬款 5.537 <br> 借:原材料 5 <br> 貸:材料采購 4.9 <br> 材料成本差異 0.1<br> </p>
D,、<p>取得發(fā)票: <br> 借:原材料 4.9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0.637 <br> 貸:應付賬款 5.537<br> </p>
正確答案:A,C
答案分析:
增值稅進項稅額上月末不能暫估入賬,選項B錯誤,;因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原材料”科目核算計劃成本,選項D錯誤,。
2.根據(jù)資料(2)和(3),,下列各項中,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p>運輸途中合理損耗應通過“原材料”科目核算<br> </p>
B、<p>運輸途中合理損耗不應計入存貨成本<br> </p>
C,、<p>資料(2)的會計分錄是: <br> 借:材料采購 32.5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9 <br> 貸:銀行存款 36.4<br> </p>
D,、<p>資料(3)的會計分錄是: <br> 借:原材料 30 <br> 材料成本差異 2.5 <br> 貸:材料采購 32.5<br> </p>
正確答案:C,D
答案分析:
運輸途中合理損耗應計入存貨成本,反映在“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中,,選項AB錯誤,。
3.根據(jù)資料(4)和(5),下列各項中,,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br>
A,、<p>資料(4)的會計分錄是: <br> 借:材料采購 45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85 <br> 貸:股本 20 <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85 <br> 借:原材料 50 <br> 貸:材料采購 45 <br> 材料成本差異 5<br> </p>
B,、<p>資料(4)的會計分錄是: <br> 借:材料采購 50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85 <br> 貸:股本 20 <br>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5.85 <br> 借:原材料 50 <br> 貸:材料采購 50<br> </p>
C、<p>資料(5)的會計分錄是: <br> 借:材料采購 8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4 <br> 貸:應付票據(jù) 9.04 <br> 借:原材料 10 <br> 貸:材料采購 8 <br> 材料成本差異 2<br> </p>
D,、<p>資料(5)的會計分錄是: <br> 借:材料采購 8 <br>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4 <br> 貸:應付賬款 9.04 <br> 借:原材料 10 <br> 貸:材料采購 8 <br> 材料成本差異 2<br> </p>
正確答案:A,C
答案分析:
“材料采購”科目借方應反映取得材料的實際成本(公允價值),,選項B錯誤;長城公司開出一張商業(yè)承兌匯票,,通過“應付票據(jù)”科目核算,,選項D錯誤。
4.下列各項中,,會計處理結(jié)果正確的是( ?。?br>
A,、8月份材料成本差異率為-2%
B,、8月31日結(jié)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35萬元
C、8月31日結(jié)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為34.3萬元
D,、8月份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17.6萬元
正確答案:A,B,C,D
答案分析:
材料成本差異率=(1.5-0.1+2.5-5-2)÷(65-5+5+30+50+10)=-2%,,選項A正確;8月31日結(jié)存材料的計劃成本=(65-5+5+30+50+10)-120=35(萬元),,選項B正確,;8月31日結(jié)存材料的實際成本=35×(1-2%)=34.3(萬元),選項C正確,;8月份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120×(1-2%)=117.6(萬元),,選項D正確。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成本差異)/(期初材料計劃成本+本期購入材料計劃成本)×100%,,而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根據(jù)(1)得出收到的材料實際成本為4.9,,計劃成本=10×0.5=5,,所以材料成本差異=4.9-5=-0.1,,根據(jù)(2)(3),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30+2.5=32.5,,計劃成本=60×0.5=30,,所以材料成本差異為32.5-30=2.5,根據(jù)(4),,該日增加材料的實際成本為45,,計劃成本為100×0.5=50,所以材料成本差異為45-50=-5,,根據(jù)(5)購入材料實際成本為8,,計劃成本=20×0.5=10,材料成本差異=8-10=-2,,且題目中已經(jīng)給出期初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為1.5,,借方余額為正,所以代入數(shù)值,,本期材料成本差異=(1.5-0.1+2.5-5-2)÷(65-5+5+30+50+10)=-2%,,選項A正確(提示:-5+5的原因是7月末“原材料”科目余額為65萬元,而其中包括暫估入賬的原材料成本5萬元,,本期期初要反向沖回上期末暫估入賬成本,,所以在計算的時候先將其扣除出去,而資料(1),,說收到上月暫估入賬的原材料,,所以需要再加回來);
8月31日結(jié)存材料的計劃成本=(65-5+5+30+50+10)-120【資料6】=35(萬元),,選項B正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所以8月31日結(jié)存材料的實際成本=35×(1-2%)=34.3(萬元),,選項C正確,;
8月份發(fā)出材料的實際成本=120×(1-2%)=117.6(萬元),選項D正確,。
5.關(guān)于乙產(chǎn)品成本核算,,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
A,、乙產(chǎn)品月末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為17件
B、乙產(chǎn)品月末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為11件
C,、乙產(chǎn)品完工產(chǎn)品成本為158.4萬元
D,、乙產(chǎn)品完工產(chǎn)品成本為163.67萬元
正確答案:A,C
答案分析:
乙產(chǎn)品月末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30×50%÷50×30+(30+20×50%)÷50×10=17(件),,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乙產(chǎn)品完工產(chǎn)品成本=117.6÷(80+40)×80+(50+47)÷(80+17)×80=158.4(萬元),,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
已知,,乙產(chǎn)品單位工時定額50小時,其中第一道工序30小時,,第二道工序20小時,,假定各工序內(nèi)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平均為50%。本月完工產(chǎn)品80件,,月末在產(chǎn)品40件(第一道工序30件,,第二道工序10件)
所以乙產(chǎn)品第一道工序的約當產(chǎn)量=第一道工序的完工程度×第一道工序的在產(chǎn)品件數(shù)=30×50%÷50×30=9(件)
第二道工序的約當產(chǎn)量=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第二道工序的在產(chǎn)品件數(shù)=(30+20×50%)÷50×10=8(件),
所以乙產(chǎn)品兩道工序月末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9+8=17(件),,選項A正確,。
又已知,本月生產(chǎn)乙產(chǎn)品共領(lǐng)用甲材料計劃成本120萬元,,所以實際成本=120×(1-2%)=117.6(萬元),。本月發(fā)生直接人工50萬元,制造費用47萬元,。
所以,,乙產(chǎn)品完工產(chǎn)品成本=完工產(chǎn)品負擔的材料+完工產(chǎn)品負擔的人工和制造費用
其中,負擔的原材料費用=117.6÷(80+40)×80=78.4(萬元)【因為原材料是開始時一次性投入的,,所以這里計算負擔的原材料費用時不用約當】
負擔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50+47)÷(80+17)×80=80(萬元)
一共合計金額為78.4+80=158.4(萬元),,選項C正確。

李老師
2020-08-08 05:26:36 2052人瀏覽
資料(1)載明數(shù)量10噸,,題目一開始:單位計劃成本0.5萬元,。所以計劃成本為10*0.5=5
祝您考試輕松過關(guān),一定會的,,加油,!相關(guān)答疑
-
2025-04-11
-
2024-04-22
-
2023-05-12
-
2023-05-11
-
2023-05-11
您可能感興趣的初級會計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