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導航 | ||
案例分析題一 | 案例分析題二 | 案例分析題三 |
案例分析題四 | 案例分析題五 | 案例分析題六 |
案例分析題七 | 案例分析題八 | 案例分析題九 |
案例分析題二(本題13分)
某國有大型集團公司為切實提升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于2006年12月26日召開了由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參加的內部控制高層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集團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的決議,。有關人員的發(fā)言要點如下:
——總經理劉某:我先講兩點意見:(1)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十分重要,可以杜絕財務欺詐,、串通舞弊、違法違紀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這是關系到集團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2)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建設應當抓住重點,,尤其要注重加強對控制環(huán)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等內控要素方面的建設,,企業(yè)文化方面對內部控制影響較小,可不必投八太多人力,、物力,。
——常務副總經理張某:企業(y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風險能否被準確識別并得以有效控制,,是衡量內控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標準,。建議重點關注集團內部各種風險的識別,找出風險控制點,,據此設計相應的控制措施,,來自集團外部的風險不是內部控制所要解決的問題.可不必過多關注。在內控建設與實施過程中,,對于那些可能給企業(yè)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的風險事項,,應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回避。
——總會計師李某:由于集團公司是基于行政劃轉的原因而組建的,,母,、子公司內部連接紐帶脆弱,子公司各行其是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建議集團公司加強對子公司重大決策權的控制,,包括籌資權、對外投資權,、對外擔保權,、重大資本性支出決策權等,對子公司重大決策應當實行集團公司總繹理審批制,。
——協(xié)管人事的副總經理周某:集團公司可以從完善人事選聘和培訓政策入手,,健全內部控制。(1)建議子公司的總經理和總會計師由集團統(tǒng)一任命,,直接對集團公司董事會負責,。(2)注重加強內控知識的教育培訓。中層以上干部每年必須完成一定學時的內控培訓任務;其他基層員工仍應以崗位技能培訓為主,,沒有必要專門組織內控培訓,。
——董事長吳某:以上各位的發(fā)言我都贊同,最后提三點意見:(1)思想要統(tǒng)一,。對集團公司而言,,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一切制度安排都要將利潤最大化作為唯一目標,包括內部控制,。(2)組織要嚴密,。我建議由總會計師李某全權負責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集團內部控制,我和總經理全力支持和配合,。(3)監(jiān)督要到位,。應當成立履行內部控制監(jiān)督檢查職能的專門機構,直接對集團公司總經理負責,,定期或不定期對內部控制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價,,不斷完善集團公司內部控制。
要求:
從企業(yè)內部控制理論和方法角度,,指出總經理劉某,、常務副總經理張某、總會計師李某,、協(xié)管人事的副總經理周某以及董事長吳某在會議發(fā)言中的觀點有何不當之處?并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
——總經理劉某:
(1)認為內部控制可以杜絕財務欺詐、串通舞弊,、違法違紀等現(xiàn)象發(fā)生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內部控制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只能合理保證有關目標的實現(xiàn),,不能完全杜絕上述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企業(yè)文化對內部控制影響較小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企業(yè)文化是內部控制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企業(yè)文化可以促進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運作。
——常務副總經理張某:
(1)認為外部風險不是內部控制問題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內部控制所稱風險識別不僅包括內部風險,,還包括外部風險。 (2)對可能給企業(yè)帶來重要經濟損失的風險事項—律予以回避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除風險回避外,,企業(yè)還可以選擇風險承擔、風險降低和風險分擔等風險應對策略,。
[或:風險應對策略的選擇取決于管理層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預期的成本效益、期望的風險容限等一系列因素,�,!�
——總會計師李某:
有關子公司重大決策權限的授權批準控制不恰當。 理由:不符合內部會計控制有關規(guī)定,,重大決策應實行集體決策制度,,不應由總經理一人審批。 [或:實行聯(lián)簽制度,不應由總經理一人審批,�,!�
——協(xié)管人事的副總經理周某:
(1)由集團任命的子公司總經理和總會計師直接對集團公司董事會負責的觀點不恰當。理由:子公司總經理和總會計師應由子公司董事會任命并對其負責,,接受集團公司董事會的監(jiān)督,。 (2)只對中層以上員工進行內控知識培訓的觀點不恰當。理由:內部控制是由全員參與的一個管理過程,,只有全體員工都掌握了內控的知識和理念,,才能真正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董事長吳某:
(1)以利潤最大化作為內部控制的唯一目標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內部控制的目標不僅包括經營目標,,還包括戰(zhàn)略目標、報告目標,、資產目標和合規(guī)目標,。
(2)由總會計師全權負責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集團內部控制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董事長對建立健全和有效執(zhí)行內部控制負總責,。 [或:單位負責人對建立健全和有效執(zhí)行內部控制負總責,。]
(3)履行內控監(jiān)督檢查職能的專門機構直接對總經理負責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履行內控監(jiān)督檢查職能的專門機構應當對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負責 [或:履行內控監(jiān)督檢查職能的專門機構應當與管理層保持獨立,,否則會導致對總經理的權力缺乏監(jiān)督,。]
責任編輯:星云流水
- 上一個文章: 2008年高級會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 下一個文章: 2006年高級會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