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稀釋后如何核算,?
為什么本題答案計入資本公積,,而教材72頁例5-22計入投資收益,?都是股權稀釋,,計入科目不一樣,,而且計算方法也不一樣呢,?
問題來源:
要求:編制甲公司2×17年1月2日至2×19年1月20日與A公司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
本題關鍵詞為“其他方增值導致持股比例下降—權益法到權益法”。
梳理做題思路:
(1)甲公司以1000萬元取得A公司20%股權,,采用權益法核算,,因為這里A公司是投資設立的,所以在投資時點,,甲公司投出1000萬元與應享有的投資時點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份額=(1000+2000+2000)×20%=1000(萬元)兩者相等,,即不需要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調(diào)整;
(2)后續(xù)持有期間需要考慮A公司實現(xiàn)的凈利潤,,其他綜合收益或者是資本公積的變動,,按照份額調(diào)整長期股權投資和相關項目,這里因為不涉及到內(nèi)部交易和投資時點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故直接以A公司當年實現(xiàn)的凈利潤4000萬元為基礎確認投資收益,;
(3)因其他方增資導致甲公司股權稀釋,但仍然具有重大影響的,,增資前后對應享有的凈資產(chǎn)份額的差額,,屬于其他權益變動,應調(diào)整資本公積,。本題這里增資前A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初始投資時5000+實現(xiàn)凈利潤4000+其他綜合收益增加1000=10000(萬元),,甲公司享有20%,而乙公司增資4000萬元以后,,A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變?yōu)?4000萬元,,此時甲公司享有15%,所以這里應該調(diào)整長期股權投資和資本公積的金額=14000×15%-10000×20%=100(萬元),,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1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
(4)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出售部分股權后不再具有重大影響,剩余部分轉(zhuǎn)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核算:
①應當將出售部分售價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剩余部分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②持有期間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可轉(zhuǎn)損益的部分)和資本公積應當全部結(jié)轉(zhuǎn)到投資收益,持有期間確認的不可轉(zhuǎn)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全部轉(zhuǎn)入留存收益,。

王老師
2020-05-23 15:43:25 14983人瀏覽
因為情況不同。
1,、原來是成本法核算,,被動稀釋后改為權益法核算了,是按新的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子公司因增資擴股而增加的凈資產(chǎn)的金額與結(jié)轉(zhuǎn)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對應的長投的原賬面價值的差額是要記入投資收益,。
2,、如果原來是權益法,,被動稀釋后還是權益法核算,,投資方應享有被投資方增資后的所有者權益*增資后的持股比例與投資方享有被投資方增資前的所有者權益*被稀釋前持股比例的差額,要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相關答疑
-
2024-09-24
-
2024-09-06
-
2021-07-18
-
2021-07-07
-
2021-07-05
您可能感興趣的中級會計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