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日同一項存貨中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xiàn)凈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轉回的金額,由此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不得相互抵消,。
企業(yè)存貨一般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庫存商品等,,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對于不同類型的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會計準則上有嚴格的計算方法,,這既是實務中的難點,,也是各類考試常考的內容,。資產負債表日,,當存貨成本低于可變現(xiàn)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量;當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xiàn)凈值時,,存貨按可變現(xiàn)凈值計量,,同時按照成本高于可變現(xiàn)凈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镀髽I(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規(guī)定,所得稅會計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本文結合案例,,對各種情況下存貨跌價準備的遞延所得稅會計處理做一分析。
案例:萬興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單位:萬元)
1.產成品,、商品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2013年12月31日,萬興公司存貨中包括:500件A產品,、250件B產品,。500件A產品和250件B產品的單位產品成本均為150萬元。其中,500件A產品簽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每件合同價格(不含增值稅)為180萬元,,市場價格(不含增值稅)預期為145萬元;250件B產品沒有簽訂銷售合同,每件市場價格(不含增值稅)預期為145萬元,。銷售每件A產品,、B產品預期發(fā)生的銷售費用及稅金(不含增值稅)均為10萬元。
解答:產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其可變現(xiàn)凈值為:可變現(xiàn)凈值=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A產品和B產品應分別進行期末計價,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A產品成本總額=500×150=75000(萬元),,A產品應以合同價作為可變現(xiàn)凈值的計算基礎,A產品可變現(xiàn)凈值=500×(180-10)=85000(萬元),,A產品成本小于可變現(xiàn)凈值,,不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B產品成本總額=250×150=37500(萬元),,B產品應按市場價格作為估計售價,,B產品可變現(xiàn)凈值=250×(145-10)=33750(萬元),B產品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37500-33750=375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3750
貸:存貨跌價準備 3750
同時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3750×25%=937.5(萬元)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937.5
貸:所得稅費用 937.5
2.銷售產品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2012年12月31日萬興公司庫存電腦1000臺,,單位成本1.5萬元。2012年12月31日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1.4萬元,,預計銷售稅費為每臺0.1萬元。萬興公司于2013年3月6日向遠望公司銷售電腦200臺,,每臺1.6萬元,,貨款已收到。
解答:2013年3月6日,,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374.4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4.4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300
貸:庫存商品 300
2012年12月31日該批電腦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1000×[1.5-(1.4-0.1)]=200(萬元);因銷售應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200÷1000×200=40(萬元),。
注意:企業(y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貨已經銷售,,則企業(yè)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同時結轉已對其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銷售產品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不能沖減資產減值損失,,而應沖減主營業(yè)務成本等,,同時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10萬元(40×25%)。
借:存貨跌價準備 40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40
借:所得稅費用 1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3.材料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2014年12月31日,,萬興公司庫存B材料成本為110萬元,,市場售價為90萬元。B材料是專門用于生產乙產品的。由于B材料市場銷售價格下降,,市場上用B材料生產的乙產品的市場價格也發(fā)生下降,,用B材料生產的乙產品的市場價格總額由260萬元下降為230萬元,將B材料加工成乙產品尚需投入140萬元,,估計乙產品銷售費用及稅金為8萬元,,估計B材料銷售費用及稅金為5萬元。計算2014年12月31日B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
解答: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需要以下判斷:
(1)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高于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材料的成本)計量;
(2)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材料的成本與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其可變現(xiàn)凈值為:
可變現(xiàn)凈值=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至完工估計將要發(fā)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由于B材料是專門用來生產乙產品的,,由于乙產品發(fā)生減值,因此計算B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時需要以乙產品為基礎來計算的,,即B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乙產品的售價-用B材料加工成乙產品尚需要的成本-銷售乙產品的銷售費用,。
B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230-140-8=82(萬元)。
借:存貨跌價準備 82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82
借:所得稅費用 20.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20.5
4.半成品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萬興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庫存半成品100件,,每件半成品的賬面成本為20萬元,。該批半成品將用于加工100件C產品,將每件半成品加工成A產品尚需投入10萬元,。2014年12月31日C產品的市場價格為每件27萬元,,估計銷售過程中每件將發(fā)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2萬元。該批半成品在2014年6月30日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計算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該批半成品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解答:半成品是用于生產C產品的,,所以應先計算C產品是否減值,。每件C產品的成本=20+10=30(萬元),每件C產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27-2=25(萬元),,C產品減值,。半成品應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每件半成品的成本為20萬元,,可變現(xiàn)凈值=27-10-2=15(萬元),,每件半成品應確認的跌價準備余額=20-15=5(萬元),所以100件半成品應計提跌價準備=100×5-200=30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3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3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75
貸:所得稅費用 75
5.與合同有關的庫存商品存貨跌價準備的計算:萬興公司2011年12月31日有庫存商品M,,賬面余額為5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庫存商品M中,,有40%已簽訂銷售合同,,合同價款為230萬元;另60%未簽訂合同,按照一般市場價格預計銷售價格為290萬元,。庫存商品M的預計銷售費用和稅金為25萬元,。
解答:可變現(xiàn)凈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
(1)為執(zhí)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xiàn)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
(2)企業(yè)持有的同一項存貨的數(shù)量多于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訂購數(shù)量的,,應分別確定其可變現(xiàn)凈值并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轉回金額。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即簽訂合同的用合同價格,,沒有簽訂合同的用市場價格。
庫存商品M有合同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230-25×40%=220(萬元)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40%=200(萬元)
因為可變現(xiàn)凈值高于成本,,所以有合同部分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無合同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290-25×60%=275(萬元)
無合同部分的成本=500×60%=300(萬元)
因可變現(xiàn)凈值275萬元低于成本300萬元,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5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25
貸:存貨跌價準備 25
借:所得稅費用 6.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6.25,。
責任編輯:初曉微茫
- 上一篇文章: 物流企業(yè)會計怎么做賬務處理
- 下一篇文章: 易造成賬目差錯的4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