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公司分錄中資產(chǎn)處置損益240是怎么來的,?
問題來源:
甲乙公司均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1年6月,,甲公司以一項投資性房地產(chǎn)與乙公司的一項設備,、一項專利權(免稅)和乙公司持有的1萬股丙公司股票(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核算)進行交換,。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甲公司的投資性房地產(chǎn)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賬面價值為800萬元(成本6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200萬元),,交換日公允價值為1300萬元(與計稅價格一致),,增值稅額為117萬元。
資料二:乙公司的設備原價為780萬元,,已計提折舊2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705萬元(與計稅價格一致),,增值稅額為91.65萬元,;專利權的賬面原價為120萬元,累計攤銷4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95萬元,;持有的丙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為80萬元(成本7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10萬元),,在交換日的公允價值為100萬元,。甲公司為取得設備發(fā)生相關費用1萬元。乙公司另以銀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補價325.35萬元,。
資料三:假定該項交換具有商業(yè)實質,,甲公司仍將取得的設備、專利權和股票分別作為固定資產(chǎn),、無形資產(chǎn)和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核算,。乙公司將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chǎn)作為固定資產(chǎn)核算。
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該項交易屬于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
理由:該項資產(chǎn)交換中,,換入換出各項資產(chǎn)均為非貨幣性資產(chǎn),,補價金額為325.35萬元,其中稅差=117-91.65=25.35(萬元),,價差=1300-(705+195+100)=300(萬元),,補價比例=300/1300×100%=23.08%<25%,因此,,該項交易符合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的認定條件,,屬于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
甲公司換入設備的入賬價值=(1300-325.35+117-91.65-100)×705/(705+195)+1=706(萬元)。
甲公司換入專利權的入賬價值=(1300-325.35+117-91.65-100)×195/(705+195)=195(萬元),。
甲公司換入股票的入賬價值=100(萬元)(公允價值),。
甲公司該項交換對當期損益的影響金額=1300-800=500(萬元),。
甲公司相關分錄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 100
無形資產(chǎn) 195
固定資產(chǎn) 70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91.65
銀行存款 324.35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1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17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800
貸:投資性房地產(chǎn)—成本 600
—公允價值變動 2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貸:其他業(yè)務成本 200
乙公司相關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chǎn)清理 580
累計折舊 200
貸:固定資產(chǎn) 780
借:固定資產(chǎn) 1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17
累計攤銷 40
貸:固定資產(chǎn)清理 5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1.65
無形資產(chǎn) 120
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成本 70
—公允價值變動 10
投資收益 20
銀行存款 325.35
資產(chǎn)處置損益 240

劉老師
2022-08-18 10:42:45 638人瀏覽
乙公司的設備原價為780萬元,,已計提折舊2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705萬元(與計稅價格一致),,增值稅額為91.65萬元;
損益=公允價值705-賬面價值(780-200)=125
專利權的賬面原價為120萬元,,累計攤銷4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95萬元;
損益=公允價值195-賬面價值(120-40)=115.
合計是125+115=240 ,。
您再理解一下,,如有其他疑問歡迎繼續(xù)交流,加油,!相關答疑
-
2024-08-31
-
2024-08-17
-
2024-08-02
-
2023-08-21
-
2023-07-10
您可能感興趣的中級會計試題
- 判斷題 海量免費題庫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