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成本費用計算中時間權數(shù)如何計算
這3年所乘的權數(shù)老師給詳細講一下,,答案看不懂,。
問題來源:
甲公司為一家制造業(yè)上市公司,。2×21年至2×24年期間甲公司發(fā)生如下交易或事項:
【資料】(1)1月2日,,與乙公司達成協(xié)議,,以市區(qū)200畝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和一棟辦公樓與乙公司擁有的A公司30%股權和所持B公司5%的股權進行資產置換。同時,,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銀行存款1000萬元,。甲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取得A公司30%股權后,向A公司董事會派出代表,,對A公司構成重大影響,。甲公司將置換取得B公司5%的股權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甲公司200畝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原價5000萬元,,累計攤銷1000萬元,,公允價值為6000萬元,未計提過減值準備,;辦公樓的原價為10000萬元,,累計折舊為800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未計提過減值準備,。
在置換日,乙公司擁有A公司3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8000萬元,;持有的B公司5%股權的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乙公司將換入的土地使用權和辦公樓分別作為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
乙公司所擁有的A公司30%股權系2×20年1月5日購入,,并派人參與A公司生產經營決策,,購買價款為4000萬元,以銀行存款轉賬支付,。購買當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10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3000萬元,,3000萬元增值均來自于A公司的一棟辦公樓,。該辦公樓的原值為20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零,,預計使用壽命為4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自乙公司取得A公司股權之日起剩余使用壽命為20年,。
A公司2×20年實現(xiàn)凈利潤9150萬元,,因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其他綜合收益2000萬元。2×21年1月2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7000萬元,。
乙公司所持B公司5%股權系2×20年1月5日支付價款1600萬元購入,乙公司將其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2×20年12月31日,,乙公司所持B公司5%股權的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
(2)7月1日,甲公司就其所欠丙銀行的20000萬元貸款,,與丙銀行達成債務重組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如下:
①甲公司向丙銀行增發(fā)甲公司股票1000萬股,面值1元/股,,占甲公司股份總額的1%(對甲公司不具有重大影響),,用于抵償債務本金15000萬元,甲公司股票于2×21年7月1日的收盤價為15元/股,;
②在甲公司履行上述償債義務后,,丙銀行免除甲公司760萬元債務本金,并將尚未償還的債務本金4240萬元展期至2×22年7月1日,,合同年利率為7%,;如果甲公司未能履行增發(fā)股票1000萬股償債義務,丙銀行有權終止債務重組協(xié)議,,尚未履行的債權調整承諾隨之失效,。
甲公司上述貸款系2×16年7月1日從丙銀行獲得,約定貸款期限為5年(即2×21年6月30日到期),,合同年利率與實際年利率均為6%,,按年付息,甲公司已按時支付所有利息,。2×21年6月30日,,甲公司因2×20年公共衛(wèi)生事件嚴重影響企業(yè)生產經營,出現(xiàn)嚴重資金周轉問題,,多項債務違約,,信用風險增加,無法償還貸款本金,。
甲公司以攤余成本計量該貸款,,截至2×21年7月1日,該貸款的賬面價值為20000萬元,,公允價值為16800萬元,;丙銀行予以展期部分的貸款公允價值為4200萬元。
(3)為建立和完善員工與股東的利益共享機制,,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2×21年1月3日,,甲公司公告,,經董事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2×21年員工持股計劃。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來源為甲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內回購的股份,,授予員工持股計劃范圍內的管理人員,。本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來源為員工合法薪酬,、自籌資金以及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其他方式。
2×21年2月1日,,甲公司自證券市場回購本公司股票1200萬股,,共支付款項8400萬元。
2×21年6月1日,,員工持股計劃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將回購專用賬戶的1200萬股本公司股票通過非交易過戶等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方式過戶至本員工持股計劃名下,受讓價格為5元/股,。2×21年6月1日,,甲公司股票收盤價8元/股。甲公司將過戶日股票的公允價值和過戶價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員工持股計劃的費用,,共計3600萬元,。甲公司在鎖定期內按每次解除限售比例分攤。
本員工持股計劃的存續(xù)期為48個月,,自2×21年6月1日起算,。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所獲標的股票分三期解鎖,解鎖時點分別為自2×21年6月1日起滿12個月,、24個月,、36個月,每期解鎖的標的股票比例分別為40%,、30%,、30%。
至2×24年,,甲公司在本員工持股計劃各鎖定期屆滿時,,如期將本次員工持股計劃按照上述約定的比例出售所持標的股票。
(4)其他資料如下:
第一,,假定上述與資產置換,、債務重組、股權轉讓及發(fā)行股票相關的法律手續(xù)均在協(xié)議簽訂之日完成,。
第二,,乙公司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不計提任意盈余公積,。
第三,,不考慮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據(jù)資料(1),,判斷甲公司與乙公司的資產置換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并說明理由。
甲公司與乙公司的資產置換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理由: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的補價1000萬元占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及支付的補價之和10000萬元(6000+3000+1000)的比例為10%,,小于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2)根據(jù)資料(1),,計算甲公司該項資產置換在資產置換日應確認的損益金額,,并編制甲公司2×21年1月2日與資產置換相關的會計分錄。
甲公司該項資產置換在資產置換日應確認的資產處置損益=[6000-(5000-1000)]+[3000-(10000-8000)]=3000(萬元),;甲公司換入的A公司30%股權的初始投資成本=(6000+3000+1000)-2000=8000(萬元),,甲公司在資產置換日應確認營業(yè)外收入=27000×30%-8000=100(萬元),所以甲公司該項資產置換在資產置換日應確認的損益金額=3000+100=3100(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2000
累計折舊 8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8100
[(6000+3000+1000)-2000+100]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000
累計攤銷 1000
貸:無形資產 5000
固定資產清理 2000
銀行存款 1000
資產處置損益 3000
營業(yè)外收入 100
(3)根據(jù)資料(1),,計算乙公司換入的土地使用權和辦公樓的入賬金額以及乙公司擁有的A公司30%股權在資產置換日的賬面價值,并編制乙公司2×21年1月2日與資產置換相關的會計分錄,。
①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總額=8000+2000-1000=9000(萬元),,換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的入賬價值=9000×6000/9000=6000(萬元),換入固定資產(辦公樓)的入賬價值=9000×3000/9000=3000(萬元),。
②乙公司擁有的A公司30%股權在2×21年1月2日的賬面價值=投資成本4000+損益調整(9150-3000/20)×30%+其他綜合收益2000×30%=7300(萬元),。
③相關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 6000
固定資產 3000
銀行存款 1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4000
——損益調整 2700
——其他綜合收益 600
投資收益 (8000-4000-2700-600)700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1600
——公允價值變動 (2000-1600)400
借:其他綜合收益 1000
貸:盈余公積 4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60
投資收益 600
(4)根據(jù)資料(2),,判斷甲公司與丙銀行的債務重組合同條款是否進行了實質性修改,,并說明理由及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甲公司與丙銀行的債務重組合同條款進行了實質性修改,。
理由:重組債務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4240×(1+7%)/(1+6%)=4280(萬元),,原債務的剩余期間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5000×(1+6%)/(1+6%)=5000(萬元)?!霸瓊鶆盏氖S嗥陂g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與“重組債務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之間的差異=(5000-4280)/5000×100%=14.4%>10%,,屬于實質性修改。
債務人應當終止確認原債務,,同時按公允價值計量重組債務,,終止確認的債務賬面價值與重組債務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5)根據(jù)資料(2),,編制甲公司與債務重組相關的會計分錄。
借:長期借款 20000
貸:股本 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span>1000×15-1000)14000
短期借款 4200
投資收益 800
(6)根據(jù)資料(3),,編制甲公司2×21年2月1日自證券市場回購本公司股票1200萬股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股 8400
貸:銀行存款 8400
(7)根據(jù)資料(3),,編制甲公司2×21年6月1日將回購專用賬戶的1200萬股本公司股票過戶至本員工持股計劃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6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2400
貸:庫存股 8400
(8)計算甲公司2×21年至2×24年因該項員工持股計劃各期應確認的費用,,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①2×21年
2×21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40%×7/12+3600×30%×7/24+3600×30%×7/36=1365(萬元),。
借:管理費用 1365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365
②2×22年
2×22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40%×5/12+3600×30%×12/24+3600×30%×12/36=1500(萬元)。
借:管理費用 1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0×40%)144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440
③2×23年
2×23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30%×5/24+3600×30%×12/36=585(萬元),。
借:管理費用 585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85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0×30%)108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80
④2×24年
2×24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30%×5/36=150(萬元),。
借:管理費用 15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0×30%)108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80

尹老師
2021-07-17 04:51:25 4881人瀏覽
權數(shù)的總體原則就是“已經過了的時間”/“預計總時間”
本題還有一點特殊就是,,咱們一般學習的時候是先計算出應有數(shù)-已有數(shù)=本期的發(fā)生金額,,但是本題簡化了,直接計算出發(fā)生額,,所以時間權數(shù)就是這一年經歷的時間,,這樣就不用在減去已經確認的金額了。
①2×21年
2×21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40%×7/12+3600×30%×7/24+3600×30%×7/36=1365(萬元),。
借:管理費用 1365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365
本題中的股份支付是分三期的,,一年期的總時間就是12個月,兩年期的就是24個月,,三年期的就是3個月
2X21年6月1日才開始實行,,那么到年末就是7個月,所以權數(shù)就是7/12,、7/24,、7/36
②2×22年
2×22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40%×5/12+3600×30%×12/24+3600×30%×12/36=1500(萬元)。
借:管理費用 1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0×40%)144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440
對于一年期的部分,,在21年經歷了7個月,,那么在22年就經歷了5個月(然后就到期了,就不核算了)
對于兩年期的就是12/24,,三年期的就是12/36
③2×23年
2×23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30%×5/24+3600×30%×12/36=585(萬元),。
借:管理費用 585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585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0×30%)108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80
到23年一年期的就到期了,不核算的,,兩年期的在21年經歷了7個月,,22年12個月,那就還剩下5個月,,所以是5/24
三年期的就是12/36
④2×24年
2×24年該項股權激勵計劃應確認的股權激勵費用=3600×30%×5/36=150(萬元),。
借:管理費用 15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0×30%)1080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80
在23年兩年期的也到期了,那就還剩下三年期的了,,21年7個月,,22年12個月,23年12個月,,那么24年就還剩下5個月,,所以是5/36
祝您學習愉快,!相關答疑
-
2021-07-02
-
2020-10-16
-
2020-09-02
-
2020-08-27
-
2020-06-26
您可能感興趣的CPA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