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意見的可信賴程度是什么,?
老師,煩請解釋一下什么是審計意見的可信賴程度呢,?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可信賴程度通常用預(yù)計抽樣結(jié)果能夠代表審計對象總體特征的百分比來表示,。注冊會計師對可信賴程度要求越高,需選取的樣本量相應(yīng)越大,。”還是沒有太明白,。如果審計意見的可信賴程度度比較高,就是說選的樣本比較有代表性,,可以較大程度的代表總的樣本,,這樣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就比較低,即檢查風險就低,,對嗎,?謝謝。
問題來源:
【知識點撥】
審計風險模型中的審計風險是指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水平,,這一風險水平在制定審計計劃時就應(yīng)確定,與合理保證相關(guān),,是對本次審計的要求,。
100%-審計意見的可信賴程度=審計風險
100%-審計風險=審計意見的可信賴程度
審計小知識:
注冊會計師對一上市公司的財務(wù)報表和對一普通公司的年度財務(wù)報表進行審計,,注冊會計師對審計風險的要求不一樣:
1.對上市公司報表的審計風險可能確定為1%,這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對審計結(jié)論要求有99%把握是正確的,,只有1%出錯的可能性,,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必須執(zhí)行較多的測試,獲取較多的證據(jù),,以使審計風險降低到1%(可接受水平),;
2.對普通公司年報的審計,,注冊會計師可能確定其審計風險為20%,,即最終審計結(jié)論只要有80%正確就可以,注冊會計師以較少審計程序就可使審計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20%的水平,。

于老師
2020-03-07 10:15:30 3511人瀏覽
不要按照搜索的解釋去理解,簡單的理解審計意見的可信賴程度就是審計意見的準確程度,,如果審計意見要求的可信賴程度比較高,,那么就說明審計意見越要準確,越不能容忍其存在問題,,所以實施的程序相對要更嚴格,,落實到審計抽樣中,樣本規(guī)模大一些,,結(jié)果會更加的準確,,這樣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出錯的可能性才小一些,檢查風險也相對小一些,。
相關(guān)答疑
-
2025-04-27
-
2025-04-08
-
2025-03-31
-
2025-03-26
-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