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的概念與特有原則——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預習階段考點
成功便是站起比倒下多一次。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正在進行中,,東奧整理了2025年《經濟法》預習階段學習考點,不走心的努力,,都是在敷衍自己。
? 25年好書上新,,學練考記,,精學考點 ? 中級暢聽班全新升級,享小班定制服務
【第一章 總論】
行政訴訟的概念與特有原則
1.行政訴訟的概念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請求司法保護,,人民法院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對該行政爭議進行審理和裁判的司法活動。
2.行政訴訟的特有原則
(1)被告負舉證責任原則
被告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
(2)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人民法院一般只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問題,,而不審查行政行為的適當性或稱合理性問題,。
提示:
行政復議無論對于合法性問題,,還是對于適當性問題,,都可以進行審查,。
3.不適用調解原則(有例外)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愿,、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4)不停止行政行為執(zhí)行原則
訴訟期間,,不停止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執(zhí)行:
①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
②原告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停止執(zhí)行,,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zhí)行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③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④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停止執(zhí)行的,。
?推薦閱讀:新考季搶先學!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預習階段知識點一起來打卡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行政訴訟的概念與特有原則相關內容,。考生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充分利用預習階段的學習時間,,積極備考,, 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中級會計師資格證!
注:以上內容選自陳小球老師24年《經濟法》基礎階段課程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