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審計》高頻考點:應對評估的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小編導言】我們一起來學習2014《審計》高頻考點:應對評估的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本考點屬于《審計》第十三章對舞弊和法律法規(guī)的考慮第一節(jié)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的內容。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點撥:本考點是本章的重點之一,2011年考過簡答題、2012年考過多選題,、2013年考過綜合題。
【內容導航】:
1.注冊會計師應對舞弊風險的思路和內容
2.注冊會計師針對舞弊風險,確定總體應對措施
3.針對認定層次舞弊風險實施的審計程序
4.了解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實施舞弊的手段
5.注冊會計師針對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所應當實施的審計程序
6.了解管理層的異常的重大交易跡象
【高頻考點】:應對評估的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1.注冊會計師應對舞弊風險的思路和內容,,如下圖所示:
2.注冊會計師針對舞弊風險,確定總體應對措施,,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注冊會計師應對舞弊的總體應對措施包括:
(1)在分派和督導項目組成員時,,考慮承擔重要業(yè)務職責的項目組成員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并考慮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2)評價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特別是涉及主觀計量和復雜交易的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否可能表明管理層通過操縱利潤對財務信息作出虛假報告;
(3)在選擇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時,,增加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
3.針對認定層次舞弊風險實施的審計程序
(1)改變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以獲取更為可靠,、相關的審計證據(jù),,或獲取其他佐證性信息;
(2)改變實質性程序的時間,包括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序,,或針對本期較早時間發(fā)生的交易事項或貫穿于本會計期間的交易事項實施測試;
(3)改變審計程序的范圍,,包括擴大樣本規(guī)模,采用更詳細的數(shù)據(jù)實施分析程序等,。
4.了解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實施舞弊的手段
(1)編制虛假的會計分錄,,特別是在臨近會計期末時;
(2)濫用或隨意變更會計政策;
(3)不恰當?shù)卣{整會計估計所依據(jù)的假設及改變原先做出的判斷;
(4)故意漏記、提前確認或推遲確認報告期內發(fā)生的交易或事項;
(5)隱瞞可能影響財務報表金額的事實;
(6)構造復雜或虛假的交易以歪曲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
(7)篡改與重大或異常交易相關的會計記錄和交易條款,。
5.注冊會計師針對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所應當實施的審計程序(重點掌握)
(1)測試日常會計核算過程中作出的會計分錄以及編制財務報表過程中作出的其他調整是否適當;
(2)復核會計估計是否存在偏向,,并評價產生這種偏向的環(huán)境是否表明存在由于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
(3)對于超出被審計單位正常經營過程的重大交易,或基于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了解以及在審計過程中獲取的其他信息而顯得異常的重大交易,,評價其商業(yè)理由(或缺乏商業(yè)理由)是否表明被審計單位從事交易的目的是為了對財務信息作出虛假報告或掩蓋侵占資產的行為,。
6.了解管理層的異常的重大交易跡象
(1)交易的形式顯得過于復雜(例如交易涉及集團內部多個實體,或涉及多個非關聯(lián)的第三方);
(2)管理層未與治理層就此類交易的性質和會計處理進行過討論,,且缺乏充分的記錄;
(3)管理層更強調采用某種特定的會計處理的需要,,而不是交易的經濟實質;
(4)對于涉及不納入合并范圍的關聯(lián)方(包括特殊目的實體)的交易,治理層未進行適當?shù)膶徍伺c批準;
(5)交易涉及以往未識別出的關聯(lián)方,,或涉及在沒有被審計單位幫助的情況下不具備物質基礎或財務能力完成交易的第三方,。
【相關復習資料】:
2014《審計》第十三章對舞弊和法律法規(guī)的考慮基礎考點匯總
注會頻道相關推薦:
2014注冊會計師沖刺必看:六科高頻考點歸納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4《審計》高頻考點:基于收入確認存在舞弊風險的假設
- 下一篇文章: 2014《審計》高頻考點:注冊會計師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