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認股權證債券籌資_2019年注會財管每日攻克一考點及習題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所有優(yōu)秀的人,都來源于自身的努力,,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優(yōu)秀者光鮮亮麗的一面,,卻不知道他們?yōu)榇烁冻隽硕嗌倥Α?a href="http://4455.net.cn/zckjs/" target="_blank">注冊會計師備考也是一樣的,,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順利通過考試的,!
每日一考點:附認股權證債券籌資
一,、認股權證與看漲期權的區(qū)別
區(qū)別點 | 看漲期權 | 認股權證 |
行權時股票來源 | 看漲期權執(zhí)行時,其股票來自二級市場 | 當認股權執(zhí)行時,,股票是新發(fā)股票 |
對每股收益和股價的影響 | 不存在稀釋問題 | 會引起股份數(shù)的增加,,從而稀釋每股收益和股價 |
【提示】標準化的期權合約,在行權時只是與發(fā)行方結清價差,,根本不涉及股票交易 | ||
期限 | 時間短,,通常只有幾個月 | 期限長,可以長達10年,,甚至更長 |
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的運用 | 可以適用 | 不能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定價 |
【提示】期限短,,可以假設沒有股利支付 | 【提示】期限長,不分紅很不現(xiàn)實 |
二,、附帶認股權證的價值
附帶認股權證的價值=附帶認股權證債券的發(fā)行價格-純債券價值
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附帶認股權證的價值/每張債券附帶的認股權證的張數(shù)
三,、附帶認股權證債券的籌資成本
(1)計算方法:
附帶認股權證債券的資本成本,可以用投資人的內含報酬率來估計,。
(2)成本范圍
計算出的內含報酬率必須處在債務的市場利率和稅前普通股成本之間,,才可以被發(fā)行人和投資人同時接受。
如果它的稅后成本高于權益成本,則不如直接增發(fā)普通股;如果它的稅前成本低于普通債券的利率則對投資人沒有吸引力,。
——以上注會考試相關考點內容選自《閆華紅深度串講班》
每日習題
【例題·計算題】甲公司為擴大產能,,擬平價發(fā)行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進行籌資。方案如下:債券每份面值1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同時附送20張認股權證,,認股權證在債券發(fā)行3年后到期,,到期時每張認股權證可按11元的價格購買1股甲公司普通股票。
甲公司目前有發(fā)行在外的普通債券,,5年后到期,,每份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6%,,每年付息一次,,每份市價1020元(剛剛支付過最近一期利息)。
公司目前處于生產經營的穩(wěn)定增長期,,可持續(xù)增長率5%,。普通股每股市價10元。
公司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
要求:
(1)計算公司普通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
(2)計算該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
(3)判斷籌資方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如果不合理,,給出調整建議。(2017年)
【答案】(1)假設公司普通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為rd,,則:
1000×6%×(P/A,,rd,5)+1000×(P/F,,rd,,5)=1020
當rd=5%時,1000×6%×(P/A,,5%,,5)+1000×(P/F,5%,,5)=60×4.3295+1000×0.7835=1043.27
當rd=6%時,,1000×6%×(P/A,6%,,5)+1000×(P/F,,6%,,5)=1000
(rd-5%)/(6%-5%)=(1020-1043.27)/(1000-1043.27)
解得:rd=5.54%
(2)三年后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10×(1+5%)3=11.58(元)
假設該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為i,則:
1000=1000×5%×(P/A,,i,,5)+(11.58-11)×20×(P/F,i,,3)+1000×(P/F,,i,5)
當i=5%時,,1000×5%×(P/A,5%,,5)+(11.58-11)×20×(P/F,,5%,3)+1000×(P/F,,5%,,5)=50×4.3295+0.58×20×0.8638+1000×0.7835=1010
當i=6%時,1000×5%×(P/A,,6%,,5)+(11.58-11)×20×(P/F,6%,,3)+1000×(P/F,,6%,5)=50×4.2124+0.58×20×0.8396+1000×0.7473=967.66
(i-5%)/(6%-5%)=(1000-1010)/(967.66-1010)
解得:i=5.24%
(3)因為該分離型附認股權證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5.24%小于公司普通債券的稅前資本成本5.54%,,所以該籌資方案不合理,。
調整建議:可以提高票面利率、降低執(zhí)行價格等,。
——以上注會考試相關習題內容選自《閆華紅基礎班》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