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級會計考試考點精講:作業(yè)成本信息與經營決策
【例6-9】A公司是一家從事家具制造的企業(yè),。通過市場調查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茶幾無論是款式還是質量等都很受市場歡迎,。公司決定上一條新的生產線生產該產品,。已知,該新產品的市場售價為750元/件,,而變動成本為350元/件,。公司預計,如果新產品生產線投產,,將使公司每年新增固定成本600000元,,且公司要求其預期新增營業(yè)利潤至少為480000元。
【傳統(tǒng)方法分析】根據傳統(tǒng)本量利分析模型,,假定公司產量與銷量相等,,則達到公司營業(yè)利潤預期目標的產量 Q=(600000+480000)/(750-350)=2700(件)
據測算,公司在上這一新項目時,,其設備的預計產量是3000件,。這就表明, 在這一情況下,,公司的營業(yè)利潤不僅能達到480000元的預期目標,,而且還要高出很多,其金額為:3000 ×(750-350)-600000=600000(元),。
【改進的本量利分析】
但是公司成本分析人員發(fā)現(xiàn):公司預計新產品線將按批次來調配生產,,且只能進行小批量生產,每批次只生產30件,。為此,,公司預計3000件的產能將需要分100批次來組織。同時,,經過作業(yè)動因分析發(fā)現(xiàn),,在所有新增的600000元固定成本中,有近200000元的固定成本可追溯到與批次相關的作業(yè)中去,如機器準備和檢修作業(yè)等,。在這種情況下,,該新產品的本量利分析就要重新測算:
(1)新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保持不變,即350元/件,。
(2)新產品中與每批次相關的長期變動成本為200000元/100批=2000元/批,,在這種情況下,單位產品所分攤的長期變動成本為2000元/30件=66.67(元/件),。
(3)新產品的固定成本減少到400000元(600000-200000),。
因此,其本利量模型下保利產量即為:
Q=(400000+480000)/(750-350-66.67)=2640(件)
假定公司新產品只能按更小的批量來生產(每批次只生產20件),,此時每件產品的批次成本即為2000/20=100(元),則其本利量模型的保利產銷量將改變?yōu)椋篞=(400000 +480000)/(750-350-100)=2933(件)
可見,,批次增加相應增加了總批次成本(與批次級作業(yè)相關的長期變動成本),,并抬高了保利產銷量,從而有可能改變原來的產品生產決策,。
【提示】長期變動成本=每批長期變動成本/批量,每批變動成本=長期變動成本/批數,,批數=產量/批量
2.作業(yè)成本法下的產品盈利性分析
產品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幫助管理者尋找盈利能力最強的產品,引導企業(yè)確定最佳的產品組合,。
【例6-10】表6-12列示了 【例6-2】中W公司甲,、乙兩種產品的單價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變動成本,。
表6-12 甲,、乙產品盈利能力分析 單位:元
產品名稱 | 甲產品 | 乙產品 |
單價 | 480 | 600 |
產銷量(件) | 100 | 50 |
變動成本 | 9500 | 11000 |
其中:直接材料 | 6000 | 9000 |
直接人工 | 3500 | 2000 |
作業(yè)成本 | 29000 | 21000 |
其中:作業(yè)A | 10000 | 5000 |
作業(yè)B | 15000 | 10000 |
作業(yè)C | 4000 | 6000 |
按照傳統(tǒng)成本核算方法,假定其共同制造成本(本例為50 000元)按兩種產品的產量來分配,,則:
甲產品單位成本=[9500+(50000×100/150)]/100 =428.33(元)
甲產品單位利潤=480-428.33=51.67(元)
乙產品單位成本=[11000+(50000×50/150)]/50=553.33(元)
乙產品單位利潤=600-553.33=46.67(元)
這兩種產品均為盈利產品,,企業(yè)應當生產這兩種產品。
但在作業(yè)成本法下
甲產品單位成本=(9500+29000)/100=385(元)
甲產品單位盈利=480-385=95(元)
乙產品單位成本=(11000+21000)/50=640(元)
乙產品其單位盈利=600-640=-40(元)
可見以現(xiàn)有價格來安排生產,,該產品在經濟上并不合算,。作業(yè)成本信息能幫助企業(yè)經營者進行經營決策和判斷。
3.作業(yè)基礎產品定價決策
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產品價格由市場來決定,,企業(yè)是市場價格的被動接受者。但完全競爭市場在現(xiàn)實中幾乎不存在,。而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中,,企業(yè)要想在這樣的市場中取得競爭優(yōu)勢,只能從產品的設計,、替換,、功能改進以及成本上下工夫,并基于資源和成本等因素而進行有效定價。在這里,,基于作業(yè)成本信息且借助于成本加成定價策略進行產品定價,,是企業(yè)常用的一種定價方法。
【例6-11】沿用【6-10】成本數據,。假設按照單位成本加成20%的策略確定產品價格,。
產品名稱 | 甲產品 | 乙產品 |
變動成本 | 9500 | 11000 |
其中:直接材料 | 6000 | 9000 |
直接人工 | 3500 | 2000 |
單位變動成本 | 95 | 220 |
作業(yè)成本 | 29000 | 21000 |
其中:作業(yè)A | 10000 | 5000 |
作業(yè)B | 15000 | 10000 |
作業(yè)C | 4000 | 6000 |
單位作業(yè)成本 | 290 | 420 |
單位產品成本 | 385 | 640 |
產品單價(ABC) | 462 | 768 |
產品單價(傳統(tǒng)) | 514 | 664 |
學習貴在堅持,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加油!每天堅持練習,預祝大家2017年高級會計職稱考試輕松過關!想了解更多高級會計實務考點歡迎點擊:2017高級會計考試考點精講匯總(四),。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