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抽樣的相關概念(二)_2020年注會《審計》重要知識點
只會幻想而不行動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收獲果實時的喜悅。注冊會計師備考的基礎階段已經開始了,,小編已經更新了《審計》科目中考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快來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
【內容導航】 審計抽樣的相關概念
【所屬章節(jié)】
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第一節(jié)審計抽樣的相關概念
【知識點】審計抽樣的相關概念
審計抽樣的相關概念
三,、抽樣風險
(一)抽樣風險的定義
抽樣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樣本得出的結論,,可能不同于如果對整個總體實施與樣本相同的審計程序得出的結論的風險。
(二)控制測試中的抽樣風險
(1)信賴過度風險(“上當受騙”)
信賴過度風險,,是指推斷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實際有效性的風險,。
例如,在控制測試中,,如果在100個樣本中發(fā)現2個偏差,,樣本偏差率為2%,注冊會計師推斷的總體偏差率(最佳估計)為2%,。假設可容忍偏差率為7%,,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推斷的總體偏差率(2%)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注冊會計師根據樣本測試的結果得出控制運行有效結論,。
然而,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假設實際偏差率為10%,,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控制運行無效,。
但是,,注冊會計師根據審計抽樣得出的結論是該項控制運行有效,這就是信賴過度風險產生的基本邏輯,。信賴過度風險可能會使注冊會計師不適當地減少從實質性程序中獲取的證據,,影響審計效果,。
(2)信賴不足風險(“冤枉好人”)
信賴不足風險,是指推斷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實際有效性的風險,。
例如,,在控制測試中,如果在100個樣本中發(fā)現8個偏差,,樣本偏差率為8%,,注冊會計師推斷的總體偏差率(最佳估計)為8%。假設可容忍偏差率為7%,,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推斷的總體偏差率(8%)高于可容忍偏差率(7%),注冊會計師根據樣本測試的結果得出控制運行無效的結論,。
然而,,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假設實際偏差率為3%,,低于可容忍偏差率7%,,控制運行有效,,然而,,注冊會計師根據審計抽樣得出的結論是該項控制運行無效,這就是信賴不足風險產生的基本邏輯,。信賴不足風險可能會使注冊會計師增加不必要的實質性程序,,影響審計效率。
(三)細節(jié)測試中的抽樣風險
(1)誤受風險(“上當受騙”)
誤受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不存在而實際上存在的風險,。
【提示】注冊會計師通常會停止對該賬面金額繼續(xù)進行測試,并根據樣本結果得出賬面金額無重大錯報的結論,,從而可能導致注冊會計師發(fā)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影響審計效果。
(2)誤拒風險(“冤枉好人”)
誤拒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存在而實際上不存在的風險,。
【提示】注冊會計師會擴大細節(jié)測試的范圍并考慮獲取其他審計證據,最終注冊會計師會得出恰當的結論,。在這種情況下,,審計效率可能降低。
審計測試 類別 | 影響審計效果 (“上當受騙”) | 影響審計效率 (“冤枉好人”) |
控制測試 | 信賴過度風險 | 信賴不足風險 |
細節(jié)測試 | 誤受風險 | 誤拒風險 |
(四)降低抽樣風險的對策
注冊會計師在控制測試或細節(jié)測試中,,均可以通過擴大樣本規(guī)模降低抽樣風險,。
【提示】抽樣風險最本質的特征是注冊會計師通過測試低于總體百分之百的樣本得出總體的結論,因此,,注冊會計師通過擴大樣本規(guī)模降低的是抽樣風險,;由于非抽樣風險與樣本規(guī)模無關,因此,不能通過擴大樣本規(guī)模降低非抽樣風險,。
四,、非抽樣風險
(一)非抽樣風險的定義
非抽樣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由于任何與抽樣風險無關的原因而得出錯誤結論的風險,。
(二)可能導致非抽樣風險的原因
原因 | 舉例 |
(1)選擇了不適于實現特定目標的審計程序 | 注冊會計師依賴應收賬款函證來揭露未入賬的應收賬款 |
(2)選擇的總體不適合于測試目標 | 確認應收賬款的漏記(即完整性認定),,注冊會計師將應收賬款明細賬作為總體 |
(3)未能適當地定義誤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錯報),導致注冊會計師未能發(fā)現樣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錯報 | 注冊會計師在測試現金支付授權控制的有效性時,,未將簽字人未得到適當授權的情況界定為控制偏差 |
(4)未能適當地評價審計發(fā)現的情況 | 注冊會計師錯誤解讀審計證據可能導致沒有發(fā)現誤差,。注冊會計師對所發(fā)現誤差的重要性的判斷有誤,從而忽略了性質十分重要的誤差 |
(三)降低非抽樣風險的對策
通過采取適當的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對審計工作進行適當的指導,、監(jiān)督和復核,仔細設計審計程序,,以及對審計實務的適當改進,,注冊會計師可以將非抽樣風險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五,、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比較

六,、屬性抽樣和變量抽樣比較
抽樣 方法 | 測試環(huán)節(jié) | 測試特征和用途 |
屬性抽樣 | 控制測試 | 對總體中某一事件發(fā)生率得出結論的統計抽樣方法,在審計中其最常見的用途是測試某一設定控制的偏差率 |
變量抽樣 | 細節(jié)測試 | 對總體金額得出結論的統計抽樣方法,,在審計中其主要用途是測試錯報金額 |
查看更多知識點:2020年注冊會計師《審計》重要知識點匯總,,通關必看!
每一發(fā)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如果在學習《審計》的過程中遇到了無法攻克的難點,,不妨試試和東奧名師劉圣妮老師一起學習。點擊下方鏈接即可查看2020年的免費試聽課程和注冊會計師課程體系,,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審計》主講名師:劉圣妮 名師介紹:管理學博士、副教授,。1996年開始從事注冊會計師考試輔導及注冊會計師后續(xù)教育教學工作,,精通理論知識,熟悉實務運用,。深諳《審計》歷年考試命題規(guī)律,,是公認的杰出審計輔導專家。編著的注冊會計師《審計》“輕松過關”系列圖書,,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享譽業(yè)內,。 授課特點:富有激情,寓教于樂,。幽默的語言讓課堂生動有趣,,鮮活的案例讓理論形象具體,考點梳理精細,,考題點押準確 ,。“聽劉老師的課,,審計輕松過”,。 |
注:以上注會考試知識點選自劉圣妮老師《注冊會計師審計》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