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jīng)濟法基礎》考試大綱第五章: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jié)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六,、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應納稅額的計算
1.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一般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2)納稅人取得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方法,。
(3)納稅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般應將全部獎金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4)納稅人取得不含稅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方法,。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3.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納稅年度收入總額-必要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4.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
(3)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5.稿酬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每次收入額×(1-20%)×20%×(1-30%)
6.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每次收入額×(1-20%)×20%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適用稅率
8.財產(chǎn)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每次(月)收入額-財產(chǎn)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chǎn)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800元為限)-800元]×20%
(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每次(月)收入額-財產(chǎn)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
-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chǎn)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800元為限)]×(1-20%)
9. 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一般情況下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收入總額-財產(chǎn)原值-合理費用)×20%
(2)個人銷售無償受贈不動產(chǎn)應納稅額的計算,。
10.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11.其他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20%
(二)應納稅額計算的特殊規(guī)定
相關(guān)鏈接:

東奧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網(wǎng)課無憂保過班課程服務介紹 | |||
---|---|---|---|
套餐 | 課程 | 服務 | 價格 |
無憂保過班 | 基礎班 核心精講班 習題班 真題班 沖刺串講班 �,?及� 考前5天提示班 |
個性化學習計劃 高頻考點微講解 題庫APP 機考操作攻略 全方位大題庫 考前提分試卷 4套名師模擬卷 在線自習室 考前測試分班 9小時內(nèi)答疑 定期測試,名師指導 短信提醒 |
¥370/科 購買>> |
責任編輯:許紫衣
- 上一篇初級: 2016經(jīng)濟法基礎大綱第四章
- 下一篇初級: 2016經(jīng)濟法基礎大綱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