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2025年《中級會計實務》預習階段考點
規(guī)劃是成功的先導,,2025年中級會計考試預習啟動,提前規(guī)劃預習打好基礎很重要,。備考途中你的每一份堅持都似一股力,,不僅推動了自己的進步,也賦予了你乘風破浪的決心與力量,。跟著東奧一起學習《中級會計實務》科目的知識點吧,!
【第二十一章 企業(yè)合并與合并財務報表】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原則
1.確定購買方
購買方:是指在企業(yè)合并中取得對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權的一方。
2.確定購買日
購買日:是購買方獲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的日期,,即企業(yè)合并交易進行過程中,,發(fā)生控制權轉移的日期。
3.確定企業(yè)合并成本(詳見第六章)
4.企業(yè)合并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分配
(1)購買方在企業(yè)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和負債,,要作為本企業(yè)的資產,、負債(或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進行確認,,在購買日,,應當滿足資產、負債的確認條件(特殊:無形資產,、或有負債),。
(2)購買方在企業(yè)合并中取得的無形資產應符合《企業(yè)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中對于無形資產的界定(關鍵:是否滿足可辨認性標準)且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3)在購買日,,可能相關的或有事項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的可能性還比較小,,但其公允價值能夠合理確定的情況下,即需要作為合并中取得的負債確認,。
(4)對于被購買方在企業(yè)合并之前已經確認的商譽和遞延所得稅項目,,購買方在對企業(yè)合并成本進行分配、確認合并中取得可辨認資產和負債時不應予以考慮,。
5.企業(yè)合并成本與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差額的處理(商譽,、當期損益——負商譽)
6.企業(yè)合并成本或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認資產、負債公允價值的調整
(1)自購買日算起12個月內取得進一步的信息表明需對原暫時確定的企業(yè)合并成本或所取得的可辨認資產,、負債的暫時性價值進行調整的,,應視同在購買日發(fā)生,進行追溯調整,。
(2)自購買日算起12個月以后對企業(yè)合并成本或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認資產,、負債價值的調整,應作為前期差錯處理,。
(二)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的會計處理
借:××資產(購買日的公允價值)
商譽(借差)
貸:××負債(購買日的公允價值)
銀行存款等(★★公允價值)
營業(yè)外收入(貸差)
注:作為合并對價的有關非貨幣性資產按處置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處理,,相關的資產處置損益計入合并當期的利潤表。
?推薦閱讀:早鳥攻略,!2025年中級會計實務預習階段核心知識點匯總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相關內容,。考生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充分利用預習階段的學習時間,,積極備考, 希望大家都能取得中級會計師資格證,!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24年《中級會計實務》基礎階段課程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