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概述_2024年中級會計財務管理預習知識點
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于你的風景終會出現(xiàn),。2024年中級會計預習階段知識點已更新,下面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一起來學習吧,!
【知識點】本量利分析概述
【所屬章節(jié)】第八章 成本管理
本量利分析概述
本量利分析——研究成本、業(yè)務量,、利潤(息稅前利潤EBIT)與單價等因素之間的關系,。
1.本量利分析的假設
(1)總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組成;
(2)銷售收入與業(yè)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單價不變);
(3)產銷平衡(生產量=銷售量);
(4)產品產銷結構穩(wěn)定(多產品的企業(yè),產品的品種結構不變),。
2.基本的損益方程
利潤EBIT=銷售收入-總成本=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3.收入的第一種切割:變動成本與邊際貢獻
項目 | 公式 |
金額 |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邊際貢獻=收入-變動成本) 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 |
百分比 | 邊際貢獻率=單位邊際貢獻/單價=邊際貢獻/銷售收入——收入中有多少是“利潤” 變動成本率=單位變動成本/單價=變動成本/銷售收入——收入中有多少是“成本” 邊際貢獻率+變動成本率=1——收入由“成本”與“利潤”組成,,兩個比率之和為1 |
EBIT | 利潤EBIT=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銷量-固定成本=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 【提示】邊際貢獻是不考慮固定成本的情況下,銷售產品所得到的利潤,,而企業(yè)真正的EBIT還需要扣掉固定成本 |
4.邊際貢獻分析與產品決策
前面介紹過,,邊際貢獻是在不考慮固定成本的情況下,銷售產品所得到的收益(利潤),,所以,,在企業(yè)面臨資源約束,需要對多種產品進行優(yōu)化決策或新產品投產決策的,,可以通過邊際貢獻,、邊際貢獻率,優(yōu)化產品組合,。
5.本量利分析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 缺點 |
(1)廣泛應用于規(guī)劃經濟活動和營運決策 (2)簡便易行,,通俗易懂,容易掌握 | (1)僅考慮單因素變化的影響,,是一種靜態(tài)分析方法 (2)對成本性態(tài)較為依賴 |
注:以上中級會計考試學習內容選自張一琳老師2023年《財務管理》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