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樣本結果階段(細節(jié)測試)_注會審計強化階段知識點
勿輕一簣少,進往必千仞,。不要輕視一筐土,,持之以恒一筐一筐地抬,也一定能堆出一座千仞之山,。注冊會計師備考的過程也是如此,,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一定會學有所成,。
【內容導航】
審計抽樣在細節(jié)測試中的運用
【所屬章節(jié)】
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
【知識點】評價樣本結果階段(細節(jié)測試)
評價樣本結果階段(細節(jié)測試)
一、推斷總體的錯報
1.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jù)樣本結果推斷總體的錯報。
2.如果在期中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用到審計抽樣,,注冊會計師只能根據(jù)樣本結果推斷從中選取樣本的總體的錯報金額,。
注冊會計師需要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確定能否將期中測試得出的結論合理延伸至期末,。
3.注冊會計師不能根據(jù)未回函的消極函證推斷總體的錯報,。
4.根據(jù)樣本中發(fā)現(xiàn)的錯報金額估計總體的錯報金額時,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比率法,、差額法及貨幣單元抽樣法等,。
5.如果注冊會計師在設計樣本時將進行抽樣的項目分為幾層,則要在每層分別推斷錯報,,然后將各層推斷的金額加總,,計算估計的總體錯報。同時還要將在進行100%檢查的個別重大項目中發(fā)現(xiàn)的所有錯報與推斷的錯報金額匯總,。
6.使用貨幣單元抽樣法時:
(1)如果邏輯單元的賬面金額大于或等于選樣間隔,,推斷的錯報就是該邏輯單元的實際錯報金額;
(2)如果邏輯單元的賬面金額小于選樣間隔:
①注冊會計師首先計算存在錯報的所有邏輯單元的錯報百分比,這個百分比就是整個選樣間隔的錯報百分比(因為每一個被選取的貨幣單元都代表了整個選樣間隔中的所有貨幣單元);
②再用這個錯報百分比乘以選樣間隔,,得出推斷錯報的金額,。
將所有這些推斷錯報匯總后,再加上在金額大于或等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中發(fā)現(xiàn)的實際錯報,,注冊會計師就能計算出總體的錯報金額,。
二、考慮抽樣風險
1.在細節(jié)測試中,,推斷的錯報是注冊會計師對總體錯報作出的最佳估計,。
注意:
在細節(jié)測試中,推斷的總體錯報減去被審計單位已更正的錯報后,,將調整后的推斷總體錯報再與可容忍錯報去比較,。
2.統(tǒng)計抽樣結果的評價
3.非統(tǒng)計抽樣結果的評價(要求比統(tǒng)計抽樣高一個等級)
注:
如果推斷的錯報大于注冊會計師確定樣本規(guī)模時預計的總體錯報,注冊會計師也可能得出結論,,認為總體實際錯報金額超過可容忍錯報的抽樣風險是不可接受的,。
4.在貨幣單元抽樣中,,注冊會計師通常使用表4-10中的保證系數(shù),,考慮抽樣風險的影響,計算總體錯報的上限,。具體情況如下:
表4-10 貨幣單元抽樣評價樣本結果時的保證系數(shù)
高估錯報的數(shù)量 | 誤受風險 |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37% | 50% | |
0 | 3 | 2.31 | 1.9 | 1.61 | 1.39 | 1.21 | 1.05 | 1 | 0.7 |
1 | 4.75 | 3.89 | 3.38 | 3 | 2.7 | 2.44 | 2.22 | 2.14 | 1.68 |
2 | 6.3 | 5.33 | 4.73 | 4.28 | 3.93 | 3.62 | 3.35 | 3.25 | 2.68 |
3 | 7.76 | 6.69 | 6.02 | 5.52 | 5.11 | 4.77 | 4.46 | 4.35 | 3.68 |
…… | …… | …… | …… | …… | …… | …… | …… | …… | …… |
(1)如果在樣本中沒有發(fā)現(xiàn)錯報:
總體錯報的上限=選樣間隔×保證系數(shù)0(查表:對應高估錯報數(shù)量為0:2.31),。
注意:
沒有發(fā)現(xiàn)錯報時估計的總體錯報上限也被稱作“基本精確度”。
(2)如果在賬面上金額大于或等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中發(fā)現(xiàn)了錯報【無論該錯報的百分比是否為100%】
總體錯報的上限=事實錯報+基本精確度(查表:2.31),。
(3)如果在樣本(排除:賬面金額大于或等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中發(fā)現(xiàn)了錯報百分比為100%的錯報(即:審定金額為0):
假如發(fā)現(xiàn)了一個錯報,,推導過程如下:
總體錯報的上限
=推斷錯報×保證系數(shù)增量+基本精確度
=(選樣間隔×錯報百分比100%)×保證系數(shù)增量+選樣間隔×保證系數(shù)0(查表:2.31)
=選樣間隔×(保證系數(shù)增量+保證系數(shù)0)
=選樣間隔×保證系數(shù)1
(4)如果在樣本(排除:賬面金額大于或等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中發(fā)現(xiàn)了錯報百分比低于100%的錯報(即:審定金額不等于0):
注冊會計師先計算推斷錯報(選樣間隔×錯報百分比),再將推斷錯報按金額降序排列(★★★)后,分別乘以對應的保證系數(shù)增量,,加上基本精確度之后,,最終計算出總體錯報的上限。
總體錯報的上限=推斷錯報×保證系數(shù)的增量+基本精確度
其中:
保證系數(shù)增量:即在既定的誤受風險水平下,,特定數(shù)量的高估錯報所對應的保證系數(shù)與上一行保證系數(shù)之間的差異,。
(5)如果樣本中既有賬面金額大于或等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又有賬面金額小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而且在賬面金額小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中,,既發(fā)現(xiàn)了錯報百分比為100%的錯報,又發(fā)現(xiàn)了錯報百分比低于100%的錯報,。注冊會計師可以將所有樣本項目分成兩組:
第一組:賬面金額大于或等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注冊會計師計算出該組項目的事實錯報;
第二組是賬面金額小于選樣間隔的邏輯單元,無論該組項目的錯報百分比是否為100%,注冊會計師都先計算出各項目的推斷錯報,,再將所有推斷錯報按金額降序排列后,,分別乘以對應的保證系數(shù)增量,并將計算結果累計起來,。
用這個累計結果加上基本精確度,,再加上第一組項目中的事實錯報,就是最終總體錯報的上限,。
三,、考慮錯報的性質和原因
除了評價錯報的金額和頻率以及抽樣風險之外,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考慮:
1.錯報的性質和原因,,是原則還是應用方面的差異?是錯誤還是舞弊導致?是誤解指令還是粗心大意所致?
2.錯報與審計工作其他階段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四、得出總體結論
在推斷總體的錯報,,考慮抽樣風險,,分析錯報的性質和原因之后,注冊會計師需要運用職業(yè)判斷得出總體結論,。
1.如果樣本結果不支持總體賬面金額,,且注冊會計師認為賬面金額可能存在錯報,注冊會計師通常會建議被審計單位對錯報進行調查,,并在必要時調整賬面記錄,。(★★★先調整)
2.依據(jù)被審計單位已更正的錯報對推斷的總體錯報額進行調整后,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該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剩余的推斷錯報與其他交易或賬戶余額中的錯報總額累計起來,,以評價財務報表整體是否存在重大錯報,。(★★★后得結論)
3.無論樣本結果是否表明錯報總額超過了可容忍錯報,注冊會計師都應當要求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記錄已發(fā)現(xiàn)的事實錯報(除非明顯微小),。
4.如果樣本結果表明注冊會計師作出抽樣計劃時依據(jù)的假設有誤,,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適當?shù)男袆印?/p>
后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后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備考注會考試大家要持之以恒的學習,,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審計》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