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新個稅時,,有以下兩種情況:工資,、薪金所得: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計算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等,。
更新時間:2019-12-03 10:58:08 查看全文>>
計算新個稅時,,有以下兩種情況:工資,、薪金所得: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計算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shù))-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等,。
更新時間:2019-12-03 10:58:08 查看全文>>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根據(jù)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將個稅免征額由現(xiàn)行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為3%至45%,,自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
個稅計算方法: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
扣除標準5000元/月(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執(zhí)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免征額5000元(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shù)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級距)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1,、不超過1,500元不超過1455元的30
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條例規(guī)定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中工作的外籍人員等將在每月減除35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1300元,,即外籍人士的個稅起征點為4800元。
外籍人員納稅義務判定標準如下
1,、居住時間不超過90天或183天納稅義務的判定: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連續(xù)或累計工作不超過90日或在上述協(xié)定規(guī)定的期間在中國境內連續(xù)或累計居住不超過183日的個人,,由中國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該雇主的中國境內機構負擔的工資薪金,免予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2,、居住時間超過90天或183天但不滿1年納稅義務的判定: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連續(xù)或累計工作超過90日或在上述協(xié)定規(guī)定的期間在中國境內連續(xù)或累計居住超過183日的個人但不滿一年的個人,其實際在中國境內工作期間取得的由中國境內企業(yè)或個人雇主支付和由境外企業(yè)或個人雇主支付的工作薪金所得,均應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3,、居住時間滿1年但不超過5年納稅義務的判定:
上海起征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的個人所得稅法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xù)教育支出,、大病醫(y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上海市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是根據(jù)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來征收的,,不是當?shù)啬軟Q定的。個人所得稅是根據(jù)個人收入來確定稅率的,,即收入越高,,則階梯稅率越高。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xù)教育支出,、大病醫(y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適用于7級超額累進倍率,,其計算方式如下:
含稅:應納稅額=(含稅工資薪金-三險一金等扣除項目-起征點)×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不含稅的工資薪金收入需要換算成含稅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shù))÷(1-稅率)
年終獎個稅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有效期:該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執(zhí)行,并延續(xù)至2027年12月31日,。
年終獎個稅優(yōu)惠政策:
一.年終獎單獨計稅政策延續(xù)
政策內容: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相關規(guī)定的,可以選擇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而是單獨計算納稅,。
新個稅計算公式為:
1、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分級計算稅率),;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額-準予扣除額;
3,、準予扣除額=基本扣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新個稅是將原來的分類所得稅變成了綜合所得稅,綜合所得是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之和,在進行計算時應該將這四項的收入加在一起,,公式為:綜合所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使用權,。然后用月工資總額減去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這5000元是免征額,。月工資不到5000元不用交個稅,。然后再扣除一些專項扣除項目,,也就是五險一金,包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幾項,,這幾項有一部分是由公司繳納的,剩余的部分需要從工資里扣除,。
新個稅5000起征點稅率表
1,、繳納社保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低于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
2,、繳納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個稅區(qū)間在0-3000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shù)0,;
新個稅計算公式為:
1、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分級計算稅率),;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額-準予扣除額;
3,、準予扣除額=基本扣除費用60000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新個稅是將原來的分類所得稅變成了綜合所得稅,綜合所得是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之和,在進行計算時應該將這四項的收入加在一起,,公式為:綜合所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使用權,。然后用月工資總額減去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這5000元是免征額,。月工資不到5000元不用交個稅,。然后再扣除一些專項扣除項目,也就是五險一金,,包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這幾項,這幾項有一部分是由公司繳納的,,剩余的部分需要從工資里扣除,。
新個稅5000起征點稅率表
1、繳納社保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低于5000元,無需繳納個稅,;
常用的個稅計算公式是個稅=應納稅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應納稅額=工資總額-社保個人繳交額-住房公積金個人繳交額-免征額。
工資總額: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個月)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項目,。
個人社保繳交額,、住房公積金個人繳交額即為員工當月應繳交的社保、住房公積金個人部分總額,,由企業(yè)代繳代扣,。
免征額:個稅法規(guī)定免征額為5000元。
年終獎個稅計算:個稅=年終獎*(年終獎/12的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對照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或者免征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新個稅計算方法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