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guī)定的期限和內容向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法律行為,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是稅務機關稅收管理信息的主要來源和稅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
更新時間:2023-05-19 11:44:24 查看全文>>
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guī)定的期限和內容向稅務機關提交有關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法律行為,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是稅務機關稅收管理信息的主要來源和稅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
更新時間:2023-05-19 11:44:24 查看全文>>
在分類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的規(guī)定有:
居民個人發(fā)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在捐贈當月取得的分類所得中扣除,。當月分類所得應扣除未扣除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按照以下規(guī)定追補扣除:
(1)扣繳義務人已經代扣但尚未解繳稅款的,,居民個人可以向扣繳義務人提出追補扣除申請,,退還已扣稅款。
(2)扣繳義務人已經代扣且解繳稅款的,,居民個人可以在公益捐贈之日起90日內提請扣繳義務人向征收稅款的稅務機關辦理更正申報追補扣除,,稅務機關和扣繳義務人應當予以辦理。
(3)居民個人自行申報納稅的,,可以在公益捐贈之日起9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更正申報追補扣除,。
居民個人捐贈當月有多項多次分類所得的,應先在其中一項一次分類所得中扣除,。已經在分類所得中扣除的公益捐贈支出,,不再調整到其他所得中扣除。
更多知識點推薦,點擊查看:
在經營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的規(guī)定有:
(1)個體工商戶發(fā)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在其經營所得中扣除,。
(2)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其個人投資者應當按照捐贈年度合伙企業(yè)的分配比例(個人獨資企業(yè)分配比例為100%),,計算歸屬于每一個人投資者的公益捐贈支出,個人投資者應將其歸屬的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公益捐贈支出和本人需要在經營所得扣除的其他公益捐贈支出合并,,在其經營所得中扣除。
(3)在經營所得中扣除公益捐贈支出的,,可以選擇在預繳稅款時扣除,,也可以選擇在匯算清繳時扣除。
(4)經營所得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不扣除公益捐贈支出,。
更多知識點推薦,點擊查看:
關于公益慈善事業(yè)捐贈個人所得稅扣除范圍:
個人通過境內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yè)的捐贈(以下簡稱“公益捐贈”),,發(fā)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guī)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扣除方法:
(1)限額扣除:應納稅所得額的30%
①居民個人發(fā)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在綜合所得、經營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額分別為當年綜合所得,、當年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30%;
②在分類所得中扣除的,,扣除限額為當月分類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30%,。
(2)全額扣除
關于外籍個人有關津補貼的政策是:
1.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以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選擇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yōu)惠政策,,但不得同時享受。
外籍個人一經選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2.下列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1)外籍個人以非現(xiàn)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
(2)外籍個人按合理標準取得的境內,、外出差補貼,。
(3)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批準為合理的部分。
轉增股本的個人所得稅政策是:
1.個人股東獲得轉增的股本,,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2.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yè)(未上市或未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的)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并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
(1)中小高新技術企業(yè),,是指注冊在中國境內實行查賬征收的、經認定取得高新技術企業(yè)資格,,且年銷售額和資產總額均不超過2億元、從業(yè)人數不超過500人的企業(yè),。
(2)納稅人可以自行享受分期繳稅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納稅人享受分期繳稅政策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分期繳稅計劃,,由其所在單位統(tǒng)一匯總后,隨同其他相關資料,,于發(fā)生轉增股本次月15日內一并報送給主管稅務機關備,。在分期繳稅期間,分期繳稅計劃需要進行變更調整的,,應重新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備手續(xù),。
(3)納稅人在分期繳稅期間轉讓股權的,,企業(yè)應及時代扣轉增股本尚未繳清的個人所得稅,并于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3.非上市及未在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掛牌的其他企業(yè)轉增股本,,應及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
1.適用對象
個人從公開發(fā)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個人持有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掛牌公司的股票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2.對應政策
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的,,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
股權轉讓收入的核定方法有凈資產核定法;類比法,;其他合理方法,。
股權轉讓收入指轉讓方因股權轉讓而獲得的現(xiàn)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股權轉讓收人應當按照公平交易原則確定。
個人轉讓股權應納稅額的計算:
股權是指自然人股東投資于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yè)或組織(以下統(tǒng)稱“被投資企業(yè)”,,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的股權或股份,。
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合理費用是指股權轉讓時按照規(guī)定支付的有關稅費。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股權轉讓方為納稅人,,以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
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視為有正當理由的情形有:
①能出具有效文件,,證明被投資企業(yè)因國家政策調整,,生產經營受到大影響,導致低價轉讓股權,。
②繼承或將股權轉讓給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關系證明的配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讓人承擔直接撫養(yǎng)或者贍養(yǎng)義務的撫養(yǎng)人或者贍養(yǎng)人,。
③相關法律、政府文件或企業(yè)章程規(guī)定,,并有相關資料充分證明轉讓格合理且真實的本企業(yè)員工持有的不能對外轉讓股權的內部轉讓,。
④股權轉讓雙方能夠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其合理性的其他合理情形。
個人轉讓股權應納稅額的計算:
股權是指自然人股東投資于在中國境內成立的企業(yè)或組織(以下統(tǒng)稱“被投資企業(yè)”,,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的股權或股份,。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納稅申報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