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guī)定,,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
更新時間:2022-12-27 09:52:30 查看全文>>
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guī)定,,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
更新時間:2022-12-27 09:52:30 查看全文>>
個人所得稅住房租金專項扣除標準
第十七條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fā)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qū)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qū)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
納稅人的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視同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轄區(qū)戶籍人口,,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為準。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每月5000元,。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正確叫法是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或者免征額)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
2011年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擬調至3500元,。2011年6月中旬,調查顯示,,48%的網民要求修改個稅免征額,。
201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最新起征點和稅率,。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五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方法: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應繳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個人所得稅的定義: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范圍: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項目及標準:
1.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需要嚴格遵循《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來進行,。
個人所得稅表是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表,。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
新個稅計算公式:工資納稅金額=(工資所得-5000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金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綜合所得,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
經營所得,,適用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新個稅5000起征點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查詢指的是查詢個人所得稅,,查詢個人所得稅的方法分為企業(yè)財務人員查詢和個人納稅情況查詢,,都需要登錄地方稅務局網站查詢納稅情況,輸入相關信息和驗證碼即可查詢到,。
企業(yè)財務人員操作界面
1.企業(yè)進入地方稅務局網站辦稅大廳
2.進入地方稅務局網上辦稅系統(tǒng)
3.輸入企業(yè)用戶名和密碼,、驗證碼
4.進入“涉稅查詢—扣繳義務人密碼派發(fā)”模塊
5.查詢到全部有網絡申報記錄人員(并不專指高收入人員)的密碼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推薦閱讀:
根據人所得稅法修正草,,2018年的10月1日,,開始實施5000元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當薪資繳納五險一金之后,,納稅部分不超過5000元,,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如果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為0的話,,(2-0.21-0.5)*12*20%-1.6920=1.404,每月1170元。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