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小編整理“稅務知識:稅收籌劃要注意風險的防范”,供大家參考!
從目前我國稅收籌劃的實踐情況看,,納稅人在進行稅收籌劃過程(包括稅務代理機構為納稅人實施的稅收籌劃,,下同)都普遍地認為,只要進行稅收籌劃就可以減輕稅收負擔,,增加稅收收益,,而很少甚至根本不考慮稅收籌劃的風險。其實不然,,稅收籌劃作為一種計劃決策方法,,本身也是有風險的。
一、稅收籌劃具有主觀性
納稅人選擇什么樣的稅收籌劃方案,,又如何實施稅收籌劃方案,,完全取決于納稅人的主觀判斷,包括對稅收政策的認識與判斷,、對稅收籌劃條件的認識與判斷等,。主觀性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兩種可能:正確與錯誤。自然,,稅收籌劃方案的選擇與實施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兩種結果:成功與失敗,。一般說來,稅收籌劃成功與失敗的幾率與納稅人的業(yè)務素質成正比例關系,,如果納稅人的業(yè)務素質較高,,對稅收、財務,、會計,、法律等方面的政策與業(yè)務比較熟悉,甚至是相當的熟悉,,那么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相反,則失敗的可能性越高,。從我國目前納稅人的業(yè)務素質來看,,納稅人對稅收、財務,、會計,、法律等相關政策與業(yè)務的了解與掌握程度并不高,因而,,其稅收籌劃的風險較大,。事實上,目前我國許多納稅人實施的所謂稅收籌劃,,甚至是一些專家學者所編寫的稅收籌劃,、介紹的稅收籌劃案例,很多都屬于避稅,。
二,、稅收籌劃具有條件性
條件性是稅收籌劃的另一個顯著特點。一切稅收籌劃方案都是在一定條件下選擇與確定的,,并且也是在一定條件下組織實施的,。稅收籌劃的條件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納稅人自身的條件,主要是納稅人的經濟活動;其二是外部條件,,主要是財務與稅收政策,。稅收籌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納稅人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情況,,對稅收政策的差別進行選擇的過程(或利用不同國家的稅收政策和稅收制度的差別進行選擇;或利用同一國家中特別區(qū)域如我國的經濟特區(qū)、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保稅區(qū)等的稅收政策與一般區(qū)域的稅收政策差別進行選擇;或利用各稅種本身的稅負差別進行選擇;或利用稅收政策中對同一稅種的每一個稅制要素包括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計稅依據,、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納稅地點等的一定彈性進行選擇),。而納稅人的經濟活動與稅收政策等條件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如果這兩個條件中的某一方面發(fā)生了變化,,那么,,原來的稅收籌劃方案可能就不適用了,原本是合法的東西甚至會變成違法的事情,,稅收籌劃也就會失敗,。
三、稅收籌劃存在著征納雙方的認定差異
嚴格地講,,稅收籌劃應當具有合法性,納稅人應當根據法律的要求和規(guī)定開展稅收籌劃,。但是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行為,,其方案的確定與具體的組織實施,都由納稅人自己選擇,,稅務機關并不介入其中,。稅收籌劃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稅法規(guī)定,是否會成功,,能否給納稅人帶來稅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序上取決于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稅收籌劃方法的認定。如果納稅人所選擇的方法并不符合稅法精神,,那么,,稅務機關將會視其為避稅,甚至當作是偷逃稅,。這樣,,納稅人所進行的“稅收籌劃”不僅不能給納稅人帶來任何的稅收上的利益,相反,,還可能會因為其行為上的違法而被稅務機關處罰,,最終付出較大的代價甚至是相當沉重的代價。
責任編輯:荼蘼
- 上一個文章: 稅務知識:規(guī)避企業(yè)稅務籌劃的風險策略
- 下一個文章: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