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娜寫年華”] 東奧會計在線高會頻道提供:2015年《高級會計實務》案例分析:企業(yè)資本結構決策與管理。
高頻精選指導:>>2015年《高級會計實務》各章節(jié)高頻考點及習題匯總<<
案例分析題
甲公司是一家手機生產廠商,。2015年甲公司在現有的第一代手機產品基礎上研制出第二代手機產品,,甲公司正在討論是否大規(guī)模投產第二代手機產品時,就非財務專業(yè)的獨立董事王某提出的以下觀點提出質疑:
�,。�1)為考察新手機受市場的歡迎程度,發(fā)生咨詢費50萬元,王某認為發(fā)生的50萬元的咨詢費是為順利生產新手機而發(fā)生的費用,,應計入到項目的初始現金流量中。
�,。�2)如果第二代手機投入生產,,將會利用現有未利用的A設備,如果將該設備出售可獲得凈收益500萬元,,但公司規(guī)定不得將該生產設備出售,,以防止對本公司產品形成競爭。王某認為生產新產品占用了A設備,,喪失A設備的變現凈收益500萬元應該作為企業(yè)的現金流出,。
(3)新產品投產需要占用營運資本100萬元,。王某認為由于營運資本項目期初時投入,,項目結束后又收回,不影響企業(yè)的現金流量,,因此,,期初投出的營運資本不計算到初始現金流量。
�,。�4)第一代手機與第二代手機產品存在競爭關系,,如果大規(guī)模生產第二代手機,,將會使第一代手機每年的銷售收入減少1000萬元。王某認為應該將第一代手機產品每年減少的銷售收入作為第二代手機產品的現金流出,。
財務經理李某針對王某的四個觀點逐一作出解釋,,消除了他的疑慮,并根據市場的反映情況,,預測出投產第二代手機的每年的現金流量如下表:
年份 | 0 | 1 | 2 | 3 | 4 | 5 |
現金流量 | -40000 | 10000 | 12000 | 14000 | 13000 | 11000 |
假設項目的資本成本率為8%,。
利率為8%的復利現值系數如下表:
年份 | 1 | 2 | 3 | 4 | 5 |
復利現值現值系數 | 0.9259 | 0.8573 | 0.7938 | 0.7350 | 0.6806 |
要求:
(1)根據資料,,指出獨立董事王某的上述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根據財務經理的預測,,計算投產第二代手機項目的非折現回收期,并評價非折現回收期作為項目評價指標的優(yōu)缺點,。
�,。�3)計算投產第二代手機項目的凈現值,據此評價項目的財務可行性,。
【答案與解析】
�,。�1)①觀點(1)不正確,執(zhí)行項目前發(fā)生的咨詢費屬于沉沒成本,,是項目的非相關成本,,計算項目的凈現值時不應將其納入到初始投資成本中。
�,、谟^點(2)不正確,,雖然未利用的A設備存在變現凈收益500萬元,但是由于公司規(guī)定不得將該生產設備出售,,因此A設備除了被新項目使用外,,不存在被出售的用途,不存在機會成本,,500萬元的凈收益不作為項目現金流出,。
③觀點(3)不正確,,雖然營運資本投資屬于企業(yè)墊支行為,,期初投入,期末收回,,但由于投出和收回的時點不同,,貨幣的時間價值不同,會影響項目的價值,。因此營運資本投資應計入初始現金流量,。
�,、苡^點(4)正確,企業(yè)投資新項目時,,要考慮該項目對企業(yè)其他項目造成的有利或不利影響,。第一代手機產品與第二代手機產品存在競爭關系,,投資第二代手機產品會使第一代手機產品每年的銷售收入減少1000萬元,,應將其作為第二代手機產品每年的現金流出。
�,。�2)①非折現的回收期=3+(4000/13000)=3.31(年)
�,、诜钦郜F的回收期法的優(yōu)點是通過計算資金占用在某項目中所需的時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項目的流動性和風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回收期越短,項目的流動性越好,,方案越優(yōu),。并且,一般來說,,長期性的預期現金流量比短期性的預期現金流量更具風險,。
非折現的回收期法最主要的缺點是未考慮回報期后的現金流量;并且還未考慮資本的成本,,即在計算非折現的回收期時未使用債務或權益資金的成本進行折現計算,。
3.凈現值=-40000+10000×(P/F,8%,,1)+12000×(P/F,,8%,2)+14000×(P/F,,8%,,3)+13000×(P/F,8%,,4)+11000×(P/F,,8%,5)=-40000+10000×0.9259+12000×0.8573+14000×0.7938+13000×0.7350+11000×0.6806=7701.4(萬元)
由于凈現值大于0,,所以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
(注:本文內容版權歸東奧會計在線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娜寫年華
- 上一個文章: 2015年《高級會計實務》案例分析:企業(yè)融資方式決策(4)
- 下一個文章: 2015《高級會計實務》第二章案例分析精選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