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源: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2019年6月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借方余額1463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方余額62.89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甲產(chǎn)品”科目貸方余額35萬元。6月發(fā)生如下經(jīng)濟業(yè)務:
(1)2日,,外購A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價款為21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27.3萬元,,取得運費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運費2萬元,,增值稅稅額0.18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保險費1萬元,,增值稅稅額0.06萬元,,以上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該批原材料已驗收入庫,,其計劃成本為200萬元,。
(2)10日,將一批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的A材料發(fā)往乙公司進行加工,支付加工費及輔料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加工費13.6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7萬元,。乙公司按稅法規(guī)定代扣代繳消費稅32.5萬元。A材料加工后成為B材料,。甲公司將收回的B材料用于連續(xù)生產(chǎn)加工應稅消費品丁產(chǎn)品,。
(3)20日,甲公司收回B材料并驗收入庫,,其計劃成本為140萬元,。
(4)25日,生產(chǎn)車間領用A材料一批,,其計劃成本為520萬元,。
(5)30日,庫存商品—甲產(chǎn)品成本為800萬元,,預計市場售價為780萬元,,預計銷售甲產(chǎn)品將發(fā)生銷售稅費合計10萬元。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問題。(計算結(jié)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答案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1.根據(jù)資料(1),,下列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原材料 21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7.54
貸:銀行存款 240.54
B、
借:材料采購 21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7.54
貸:銀行存款 240.54
C,、
借:材料采購 200
材料成本差異 13
貸:原材料 213
D,、
借:原材料 200
材料成本差異 13
貸:材料采購 213
正確答案:B,D
答案分析:
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存貨成本,應按實際成本計入材料采購,,按計劃成本計入原材料,,差額計入材料成本差異,選項BD正確,。
考核點:購入原材料
依據(jù):教材P82
購買材料時:
借:材料采購 213(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7.54
貸:銀行存款 240.54
實際入庫時:
借:原材料 200 (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13 (差異)
貸:材料采購 213(實際成本)
2.根據(jù)資料(2)和(3),,下列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資料(2):
借:委托加工物資 120
貸:原材料 120
B、
資料(2):
借:委托加工物資 116.4
材料成本差異 3.6
貸:原材料 120
C,、
資料(2):
借:委托加工物資 13.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7
—應交消費稅 32.5
貸:銀行存款 47.87
D,、
資料(3):
借:原材料 140
貸:委托加工物資 130
材料成本差異 10
正確答案:B,C,D
答案分析:
材料成本差異率=(-62.89+13)/(1463+200)×100%=-3%,,發(fā)出A材料的實際成本=120×(1-3%)=116.4(萬元);受托方代收代繳消費稅記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借方,;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116.4+13.6=130(萬元),,選項BCD正確。
考核點:委托加工物資
依據(jù):教材P90
1,、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jié)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的材料成本差異)/(期初結(jié)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62.89+13)/(1463+200)×100%=-3%
【提示】①注意正負號的計算,,貸方差異是節(jié)約,用負號,,借方差異是超支,,用正號。分母都是計劃成本,,都用正號,。②材料成本差異率主要與購入商品的成本差異有關,與委托加工物資發(fā)出原材料無關,。
2,、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實際成本=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120×(1-3%)=116.4(萬元)
3、委托加工物資發(fā)出原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資 116.4(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3.6(差異)
貸:原材料 120 (計劃成本)
4,、支付加工費:
借:委托加工物資 13.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7
貸:銀行存款 15.37
5,、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chǎn)應稅消費品的,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32.5
貸:銀行存款 32.5
【提示】如果收回后直接出售,,受托方代收代繳消費稅是計入到委托加工物資成本中的,。
6,、收回并驗收入庫該批加工的材料:
借:原材料 140(計劃成本)
貸:委托加工物資 130(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10(差異)
【提示】要注意原材料始終是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實際成本=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要注意計算出的計劃成本差異率的正負號,,節(jié)約用負號,,超支用正號。
3.根據(jù)資料(4),,生產(chǎn)車間領用A材料的實際成本為( ?。┤f元。
A,、520
B,、535.6
C、504.4
D,、501.6
正確答案:C
答案分析:
A材料的實際成本=520×(1-3%)=504.4(萬元),。
考核點:發(fā)出材料
依據(jù):教材P85
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實際成本=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
A材料的實際成本=520×(1-3%)=504.4(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率-3%為第二問求得)
4.根據(jù)資料(5),,下列會計處理正確的是( ?。?。
A、借:資產(chǎn)減值損失 30
貸:存貨跌價準備 30
B,、
借:存貨跌價準備 30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30
C,、
借:存貨跌價準備 5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5
D、
借:資產(chǎn)減值損失 5
貸:存貨跌價準備 5
正確答案:C
答案分析:
甲產(chǎn)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780-10=77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的期末余額=800-770=30(萬元),,而存貨跌價準備期初余額35萬元,所以當期應轉(zhuǎn)回存貨跌價準備=35-30=5(萬元),。
考核點:存貨減值
依據(jù):教材P96
資產(chǎn)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
甲產(chǎn)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存貨的估計售價-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780-10=770(萬元),,
甲產(chǎn)品的成本800萬元大于其可變現(xiàn)凈值770萬元,,則存貨存在減值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的期末余額=800-770=30萬元,,而存貨跌價準備期初余額35萬元(已知),,截至期末時多計提了5萬元減值準備,需轉(zhuǎn)回,,會計分錄為:
借:存貨跌價準備 5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5
【解釋】需要注意這里期初余額35,,期末余額30,都是“余額”的概念,,那么發(fā)生額就是-5,,由于存貨跌價準備在貸方的意思就是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表示準備的增加,。在借方的意思就是準備的減少,,所以需要借方確認5萬元的存貨跌價準備。
5.根據(jù)上述資料,,A材料期末的實際成本為( ?。┤f元。
A,、1023
B,、992.31
C、1153
D,、1118.41
正確答案:B
答案分析:
A材料期末的實際成本=(1463+200-120-520)×(1-3%)=992.31(萬元),。
考核點:材料期末的實際成本
依據(jù):教材P77
方法一: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下,材料期末的實際成本=材料期末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1463+200-120-520)×(1-3%)=992.31(萬元),。
方法二:期末的實際成本=(1463-62.89)【期初實際成本】+213【資料1購入實際成本】-116.4【資料2發(fā)出實際成本】-504.4【資料3發(fā)出實際成本】=992.31(萬元)

李老師
2020-07-28 10:03:31 2173人瀏覽
是題目的已知條件(3)20日,甲公司收回B材料并驗收入庫,,其計劃成本為140萬元,。
祝您考試輕松過關,,一定會的,加油,!相關答疑
-
2025-04-11
-
2025-04-06
-
2025-04-02
您可能感興趣的初級會計試題
- 單選題 某商品流通企業(yè)采用毛利率法核算庫存商品。2020年2月1日,,家電類庫存商品余額為360萬元,,2月份購進商品400萬元,銷售商品取得不含增值稅收入580萬元,,上季度該類商品毛利率為20%,。不考慮其他因素,2月28日該企業(yè)家電類庫存商品成本為( ?。┤f元,。
- 單選題 2020年1月2日,,甲公司委托S證券公司購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萬股,,每股8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0.3元/股),另發(fā)生相關的交易費用5萬元,,并將該股票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核算,。甲公司購入該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