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_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核心考點
備考初級會計考試,,堅持習題的積累和知識點的匯總是成功的關鍵,。東奧會計在線為大家?guī)砹恕督洕ɑA》核心考點——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趕緊來學習吧,!
【本知識點所屬章節(jié)】《經濟法基礎》第五章
納稅人的種類
1.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人和合伙企業(yè)個人合伙人等。
辨析一下
類型 | 性質 | 是否納稅人 | |
企業(yè)所得稅 | 個人所得稅 | ||
個體工商戶 | 自然人 | × | √ |
個人獨資企業(yè) | 企業(yè) | × | √ (投資者) |
合伙企業(yè) | 企業(yè) | × | √ (個人合伙人) |
(1)基本規(guī)定
類型 | 判定標準 | 納稅義務 |
居民個人 |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住所地標準) | 就其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向中國政府繳納個人所得稅 |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個人(居住時間標準) | ||
非居民個人 |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的個人 | 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向中國政府繳納個人所得稅 |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183天的個人 |
(2)有關“境內住所”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境內習慣性居住。
(3)有關“183天”
“累計滿183天”應當在一個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內計算,。
3.所得來源地的確定
(1)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guī)定外,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中國境內,,均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
①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中國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②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③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④轉讓中國境內的不動產等財產或者在中國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⑤從中國境內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2)下列所得,,為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2022年新增):
①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中國境外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②中國境外企業(yè)以及其他組織支付且負擔的稿酬所得;
③許可各種特許權在中國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④在中國境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所得,;
⑤從中國境外企業(yè),、其他組織以及非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⑥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中國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⑦轉讓中國境外的不動產,、轉讓對中國境外企業(yè)以及其他組織投資形成的股票,、股權以及其他權益性資產(簡稱“權益性資產”)或者在中國境外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但轉讓對中國境外企業(yè)以及其他組織投資形成的權益性資產,該權益性資產被轉讓前3年(連續(xù)36個公歷月份)內的任一時間,,被投資企業(yè)或其他組織的資產公允價值50%以上直接或間接來自位于中國境內的不動產的,,取得的所得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
⑧中國境外企業(yè),、其他組織以及非居民個人支付且負擔的偶然所得,;
⑨財政部、稅務總局另有規(guī)定的,,按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個人所得的種類及征收機制
1.個人所得的種類
(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獨立從事非雇傭的各種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y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辨析一下
以“翻譯”為例,,居民個人王某是甲企業(yè)的專職翻譯人員:
①從甲企業(yè)取得的工資,,屬于“工資、薪金所得”,;
②節(jié)假日在旅游景點為外國人提供導游服務,,掙點“翻譯費”(外快),屬于“勞務報酬所得”,;
③利用業(yè)余時間翻譯了一本外國小說,,通過乙出版社發(fā)表獲得的稿酬,屬于“稿酬所得”,;
④將其譯作改編為劇本,,獲得劇本使用費,屬于“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3)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4)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fā)表而取得的所得,。
(5)經營所得,,是指:
①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人,、合伙企業(yè)的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生產,、經營的所得,;
②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y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③個人對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④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伙企業(yè)中的財產份額,、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9)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辨析一下
①股權
a.將股權轉讓:財產轉讓所得
b.持有股權獲取分紅: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②房屋
a.出售房屋:財產轉讓所得
b.出租房屋:財產租賃所得
2.綜合征收還是分類征收
所得類型 | 納稅人類型 | 征收制度 |
①工資、薪金所得 ②勞務報酬所得 ③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④稿酬所得 | 居民個人 | 綜合征收 |
非居民個人 | 分類征收 | |
⑤經營所得 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⑦財產租賃所得 ⑧財產轉讓所得 ⑨偶然所得 | 居民個人 | 分類征收 |
非居民個人 | 分類征收 |
3.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
4.兩個以上的個人共同取得同一項目收入的,應當對每個人取得的收入分別依法計算納稅,。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預扣預繳
(一)基本規(guī)定
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補貼,、津貼
(1)下列項目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
①獨生子女補貼;
②執(zhí)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補貼,;
③托兒補助費;
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2)免稅補貼、津貼:按照國務院規(guī)定發(fā)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guī)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3.免稅獎金: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fā)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wèi)生,、體育,、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特殊規(guī)定
1.退休人員
收入類型 | 稅務處理 | |
退休工資 | 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yǎng)老金或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 免征個人所得稅 |
退休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再任職收入 | 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 |
延長退休期間的工資 | 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指享受國家發(fā)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 | 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
其他補貼,、獎金,、實物 | 離退休人員除按規(guī)定領取離退休工資或養(yǎng)老金外,另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 | 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
延長退休期間的工資 | 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指享受國家發(fā)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 | 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
其他補貼,、獎金,、實物 | 離退休人員除按規(guī)定領取離退休工資或養(yǎng)老金外,另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 | 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
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入,扣除一定標準的公務費用后,,按照“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3.保險金
(1)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超過規(guī)定的比例和標準繳付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和失業(yè)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2)單位和個人超過規(guī)定比例和標準繳付的住房公積金,,應將超過部分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3)企業(yè)為員工支付各項免稅之外的保險金,應在企業(yè)向保險公司繳付時并入員工當期的工資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稅款由企業(yè)負責扣繳,。
4.兼職律師:兼職律師從律師事務所取得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律師事務所應預扣預繳其個人所得稅,,不再減除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標準,,以收入全額(取得分成收入的為扣除辦理案件支出費用后的余額)直接確定適用預扣率,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
5.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依法批準設立的非營利性研究開發(fā)機構和高等學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guī)定,,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中給予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征收管理規(guī)定
1.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辦理匯算清繳。
2.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
(1)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2)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3)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
(4)納稅人申請退稅,。
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1.應納稅額(年度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收入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3.適用3%~45%的超額累進稅率。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綜合所得適用)
級數 |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元) |
1 | 不超過36000元的 | 3 | 0 |
2 |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解釋一下
“速算扣除數”是為了方便計算而設計的,,以應納稅所得額40000元為例:
(1)沒有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額=36000×3%+4000×10%=1480(元),。
(2)有了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額=40000×10%-2520=1480(元),不再需要分級計算,,達到簡化計算的目的,。
注:以上學習內容選自黃潔洵老師2022年《經濟法基礎》新教材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