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精選】《經濟法基礎》之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東奧小編】新一輪的預習備考即將起航,,各位備考的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做題還是看書,,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和弄不懂的地方,,這是大家可以通過東奧的答疑版塊向東奧的老師們請教,。同時,,也可以在東奧論壇進行交流討論。
答疑精選內容:《經濟法基礎》之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
不定項選擇題
甲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為高爾夫球及球具生產廠家,,2014年4月發(fā)生以下業(yè)務:
(1)購進一批PU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價款22萬元、增值稅稅額3.74萬元;委托乙企業(yè)將其加工成高爾夫球包,,取得乙企業(yè)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加工費5萬元,、增值稅稅額0.85萬元;乙企業(yè)沒有同類消費品的銷售價格。
(2)將委托加工收回的球包銷售給丙企業(yè),,取得不含稅銷售額40萬元,。
(3)購進一批碳素材料、鈦合金,,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150萬元、增值稅稅額25.50萬元;委托丁企業(yè)將其加工成200根高爾夫球桿,,取得丁企業(yè)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加工費30萬元,、增值稅稅額5.10萬元,,丁企業(yè)當月銷售同類高爾夫球桿不含稅銷售價格為1.4萬元/根。
(4)將委托加工收回的高爾夫球桿全部對外銷售,,取得含稅銷售額585萬元,。
已知:甲企業(yè)上期留抵增值稅稅額8萬元,高爾夫球及球具消費稅稅率為10%,,增值稅稅率為17%,,甲企業(yè)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當月均已通過主管稅務機關認證并在當月抵扣。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分別回答下列問題,。
甲企業(yè)當月應納增值稅稅額的下列計算中,正確的是( ),。
A.585÷(1+17%)×17%+40×17%-(3.74+25.50)=62.56(萬元)
B.585÷(1+17%)×17%+40×17%-(3.74+25.50)-8=54.56(萬元)
C.585÷(1+17%)×17%+40×17%-(3.74+0.85+25.50+5.10)=56.61(萬元)
D.585÷(1+17%)×17%+40×17%-(3.74+0.85+25.50+5.10)-8=48.61(萬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增值稅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其中上期期末留抵稅額可以結轉下期繼續(xù)抵扣。
【學員提問】
企業(yè)將委托加工收回的高爾夫球包銷售給丙企業(yè)時,,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甲企業(yè)應計算繳納增值稅
B.甲企業(yè)無需繳納消費稅
為何不選B
【東奧老師回答】
尊敬的學員,,您好:
注意這里有個規(guī)定是:委托方將委托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出售的,為直接出售,,不再繳納消費稅;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出售的,,不屬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規(guī)定申報繳納消費稅,,在計稅時準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將再銷售的價格和受托方計稅價格進行比大小,如果前者大于后者,,那么是需要繳納消費稅的,,如果前者小于后者,那么是不需要繳納消費稅的,。
比較過程:受托方乙企業(yè)的組成計稅價格=(22+5)÷(1-10%)=30(萬元);甲企業(yè)的對外銷售價格為40萬元,,很明顯再銷售價格大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因此甲企業(yè)應按照規(guī)定申報繳納消費稅,,所以B選項錯誤,。
祝您學習愉快!
相關熱薦:
責任編輯:荼蘼
- 上一篇初級: 【答疑精選】《經濟法基礎》之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 下一篇初級: 【答疑精選】《經濟法基礎》之企業(yè)所得稅稅收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