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級會計實務》真題及答案解析(最終版)
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2小題,,每1小題10分,,第2小題12分,共22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小數,。凡要求編制會計分錄的,除題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寫出一級科目)
1.甲公司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有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4年8月1日,,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1臺不需安裝的A生產設備并投入使用,已收到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價款1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0萬元,付款期為3個月,。
資料二:2014年11月1日,,應付乙公司款項到期,甲公司雖有付款能力,,但因該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過故障,,與乙公司協(xié)商未果,未按時支付,。2014年12月1日,,乙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至當年12月31日,,人民法院尚未判決,。甲公司法律顧問認為敗訴的可能性為70%,預計支付訴訟費5萬元,,逾期利息在20萬元至30萬元之間,,且這個區(qū)間內每個金額發(fā)生的可能性相同。
資料三:2015年5月8日,,人民法院判決甲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5萬元,并在10日內向乙公司支付欠款1170萬元和逾期利息50萬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服從判決,,甲公司于2015年5月16日以銀行存款支付上述所有款項。
資料四:甲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告已于2015年4月20日報出,,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編制甲公司購進固定資產的相關會計分錄,。
�,。�2)判斷說明甲公司2014年年末就該未決訴訟案件是否應當確認預計負債及其理由;如果應當確認預計負債,,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服從判決支付款項的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1)2015年8月1日
借:固定資產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
貸:應付賬款 1170
�,。�2)應該確認預計負債。
理由:甲公司法律顧問認為敗訴的可能性為70%,,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預計支付訴訟費5萬元,逾期利息在20萬元至30萬元之間,,且這個區(qū)間內每個金額發(fā)生的可能性相同,,且金額能夠可靠計量,應當確認該預計負債,,確認金額=5+(20+30)/2=30(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yè)外支出 25
管理費用 5
貸:預計負債 30
(3)2015年5月8日:
借:預計負債 30
營業(yè)外支出 25
貸:其他應付款 55
2015年5月16日支付款項時:
借:其他應付款 55
應付賬款 1170
貸:銀行存款 1225
【知識點】固定資產的初始確認,;或有事項的確認條件
【東奧相關鏈接】(1)張志鳳基礎班第8涉及該知識點,;(2)張志鳳基礎班第62講涉及該知識點;(3)張志鳳考前5天提示班第1講涉及該知識點,;(4)張志鳳考前5天提示班第2講涉及該知識點,;(5)趙耀基礎班第7講涉及該知識點;(6)趙耀基礎班第59講涉及該知識點,;(7)輕一第45頁第1題,,237頁第3題涉及該知識點;(8)輕二第26第2題,,143頁第5題涉及該知識點,;
2.甲公司2014年年初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為零,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為30萬元(系2013年年末應收賬款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甲公司2014年度有關交易和事項的會計處理中,,與稅法規(guī)定存在差異的有:
資料一:2014年1月1日,購入一項非專利技術并立即用于生產A產品,,成本為200萬元,,因無法合理預計其帶來經濟利益的期限,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核算,。2014年12月31日,,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后未發(fā)現減值。根據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在計稅時,,對該項無形資產按照10年的期限攤銷,有關攤銷額允許稅前扣除。
資料二:2014年1月1日,,按面值購入當日發(fā)行的三年期國債1000萬元,,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該債券票面年利率為5%,,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償還面值。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確認了50萬元的利息收入,。根據稅法規(guī)定,國債利息收入免征企業(yè)所得稅,。
資料三:2014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10000萬元,減值測試前壞賬準備的余額為200萬元,,減值測試后補提壞賬準備100萬元。根據稅法規(guī)定,,提取的壞賬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
資料四:2014年度,甲公司實現的利潤總額為10070萬元,,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預計從2015年開始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且未來期間保持不變,。假定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暫時性差異,,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分別計算甲公司2014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2)分別計算甲公司2014年年末資產負債表“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項目“期末余額”欄應列示的金額,。
(3)計算確定甲公司2014年度利潤表“所得稅費用”項目“本年金額”欄應列示的金額,。
�,。�4)編制甲公司與確認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相關的會計分錄,。
【答案】
(1)甲公司2014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0070-200/10(稅法上無形資產攤銷金額)-50(國債免稅利息收入)+100(補提的壞賬準備)=10100(萬元)
甲公司2014年度應交所得稅=10100×15%=1515(萬元)
�,。�2)
�,、儋Y料一:
該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不確定,且2014年年末未計提減值準備,所以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00萬元,,稅法上按照10年進行攤銷,,因而計稅基礎=200-200/10=180(萬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0-180=2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0×25%=5(萬元),。
②資料二:
該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相等,,均為10000萬元,,不產生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圪Y料三:
該應收賬款賬面價值=10000-200-100=9700(萬元),由于提取的壞賬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所以計稅基礎為1000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10000-9700)×25%=75(萬元),。
�,、堋斑f延所得稅資產”項目期末余額=(10000-9700)×25%=75(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項目期末余額=20×25%=5(萬元)
(3)本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20×25%=5(萬元),,本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75-30=45(萬元)
發(fā)生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本期確認的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本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5-45=-40(萬元)
所得稅費用本期發(fā)生額=1515-40=1475(萬元)
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1475
遞延所得稅資產 4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515
遞延所得稅負債 5
【知識點】所得稅
【東奧相關鏈接】(1)張志鳳基礎班第82講涉及該知識點,;(2)張志鳳考前5天提示班第3講涉及該知識點;(3)趙耀基礎班第76講涉及該知識點,;(4)趙耀基礎班第77講涉及該知識點,;(5)輕一第298頁計算分析題第1題涉及該知識點;(6)輕二第329頁計算分析題第2題涉及該知識點,;
責任編輯:娜寫年華
- 上一個文章: 2015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全)
- 下一個文章: 2015年《中級財務管理》真題及答案解析(最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