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娜寫年華”]東奧會計在線中級會計職稱頻道提供:本篇為2015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第一章“總論”第三節(jié)重點精講:法律行為與代理,,本節(jié)內容主要介紹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相關知識點】
1.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2.法律行為的分類
3.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4.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5.無效的民事行為
6.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重點精講】:法律行為之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六)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1. 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與無效民事行為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在該行為被撤銷前,,其效力已經發(fā)生,,未經撤銷,其效力不消滅,。即其效力的消滅以撤銷為條件,。(2)該行為的撤銷應由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行使,,且法院或仲裁機關對之采取不告不理的態(tài)度。(3)撤銷權人對權利的行使擁有選擇權,,其可以撤銷其行為,,也可通過承認的表示使撤銷權歸于消滅。(4)撤銷權的行使有時間限制,�,?勺兏蚩沙蜂N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1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5)該行為一經撤銷,其效力溯及到行為的開始,,即自行為開始時無效,。
2.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的種類
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guī)定,,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1)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真實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情形,。(2)顯失公平的。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優(yōu)勢或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情形。(3)乘人之危的,。行為人利用對方當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難境地,,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違背真實意識訂立的合同,。
3.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的法律后果
對于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變更,;當事人請求撤銷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變更或撤銷。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如果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間內行使撤銷權的,,則可撤銷民事行為視同法律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隸力,;如果可撤銷民事行為被依法撤銷后,,則具有與無效民事行為相同的法律后果。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第六頁】
�,。ū疚膬热莅鏅鄽w東奧會計在線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東奧網站發(fā)布的知識點由于內容及時更新的需要發(fā)布的是往年教材內容,,需要查詢最新知識點內容的考生請參考2014《輕松過關》系列參考書及相關課程。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娜寫年華
- 上一個文章: 2015年《經濟法》重點精講:法律行為(5)
- 下一個文章: 2015年《經濟法》重點精講:代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