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紀念"】本篇文章介紹的是中級《財務管理》中的項目投資決策方法及應用,。主要內容有投資方案及其類型,、項目投資決策的主要方法,、兩種特殊的固定資產投資決策,。
項目投資決策方法及應用
一,、投資方案及其類型
投資方案是基于投資項目要達到的目標而形成的有關具體投資的設想與時間安排,。
1.投資方案分類表
2.獨立方案
(1)定義:是指在決策過程,,一組互相分離,、互不排斥的方案或單一的方案,。
一組完全獨立的方案存在的前提條件
① 投資資金來源無限制;
�,、� 投資資金無優(yōu)先使用的排列;
�,、� 各投資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均能得到滿足;
�,、� 不考慮地區(qū),、行業(yè)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影響;
⑤ 每一投資方案是否可行,,僅取決于本方案的經濟效益,,與其他方案無關。
(2)決策原則:在獨立方案中,,選擇某一方案并不排斥選擇另一方案,。
3.互斥方案
指互相關聯(lián)、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組方案中的各個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采納方案組中的某一方案,就會自動排斥這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
二,、項目投資決策的主要方法
投資決策方法:指利用特定財務可行性評價指標作為決策標準或依據(jù),對多個互斥方案做出最終決策的方法,。
投資決策的主要方法包括凈現(xiàn)值法,、凈現(xiàn)值率法、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和計算期統(tǒng)一法等,。
投資回收期法和內部收益率法是財務可行性評價指標,但不是投資決策方法,。
1.凈現(xiàn)值法
2.凈現(xiàn)值率法
3.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IRR)
4.年等額凈回收額法(NA)
5.計算期統(tǒng)一法
(1)計算期統(tǒng)一法定義
指通過對計算期不相等的多個互斥方案選定一個共同的計算分析期,,以滿足時間可比性的要求,進而根據(jù)調整后的評價指標來選擇最優(yōu)方案的方法,。
(2)決策指標計算
方法一:方案重復法(計算期最小公倍數(shù)法)
�,、� 計算每個方案原計算期內的NPV,評價財務可行性,,去掉不可行方案;
�,、� 尋找可行方案計算期的最小公倍數(shù),,作為統(tǒng)一的計算期。在統(tǒng)一的計算期內調整算出NPV′;
�,、� NPV′大的方案優(yōu),。
三,、兩種特殊的固定資產投資決策
(一)固定資產更新決策
與新建項目相比,,固定資產更新決策最大的難點在于不容易估算項目的凈現(xiàn)金流量。
在估算固定資產更新項目的凈現(xiàn)金流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項目計算期不取決于新設備的使用年限,而是由舊設備可繼續(xù)使用的年限決定;第二,,需要考慮在建設起點舊設備可能發(fā)生的變價凈收入,,并以此作為估計繼續(xù)使
用舊設備至期滿時的凈殘值的依據(jù);
第三,由于以舊換新決策相當于在使用新設備投資和繼續(xù)使用舊設備兩個原始投資不同的備選方案中做出比較與選擇,,因此,,所估算出來的是增量凈現(xiàn)金流量(△NCF);
第四,在此類項目中,,所得稅后凈現(xiàn)金流量比所得稅前凈現(xiàn)金流量更有意義,。
固定資產更新決策利用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當更新改造項目的差額內部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基準折現(xiàn)率或設定折現(xiàn)率時,,應當進行更新;反之,,就不應當進行更新。
(二)購買或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決策
如果企業(yè)所需用的固定資產既可以購買,,也可以采用經營租賃的方式取得,,就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對這兩種取得方式進行決策。
有兩種決策方法可以考慮:
第一方法是分別計算兩個方案的差量凈現(xiàn)金流量,,然后按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進行決策;
第二種方法是直接比較兩個方案的折現(xiàn)總費用的大小,,然后選擇折現(xiàn)總費用低的方案。
責任編輯:紀念
- 上一個文章: 《財務管理》預習輔導:作業(yè)成本與責任成本
- 下一個文章: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