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失靈的原因及政府的干預_2024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點
努力和收獲,都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一直在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2024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大綱已經發(fā)布,,根據考綱發(fā)布的考點及變化,,下面為本年度考生總結了2024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點,;正在備考的同學們,,快快學起來吧,。
【內容導航】
市場失靈的原因及政府的干預
【知識點】
市場失靈的原因及政府的干預
市場失靈就是指由于市場機制不能充分地發(fā)揮作用而導致的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資源配置失當的情況。
(一)壟斷
1.壟斷與市場失靈
由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廣泛存在,,市場機制就很難充分有效地發(fā)揮作用,,資源就不可能實現(xiàn)最優(yōu)配置。
2.政府對壟斷的干預
(1)通過法律手段來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當競爭,,如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guī),。
(2)對壟斷行業(yè)進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對壟斷行業(yè)的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進行管制,,可以規(guī)定限價,,或者規(guī)定利潤率。
(二)外部性
1.外部性的含義
外部性(溢出效應,、外部影響或外差效應),,是指某個人或某個企業(yè)的經濟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yè)造成影響,,但卻沒有為此付出代價或得到收益。
2.外部性的分類
(1)外部經濟:一些人的經濟活動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無法由此得到補償的現(xiàn)象,。
(2)外部不經濟:一些人的經濟活動使另一些人受損但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的現(xiàn)象,。
3.外部性與市場失靈
(1)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來說,其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因而缺乏生產積極性,,其產出水平就會低于社會最優(yōu)產出水平。
(2)對于那些產生外部不經濟的生產者來說,,其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成本,,于是傾向于擴大生產,其產出水平就會大于社會最優(yōu)產出水平,。
4.政府對外部性的干預
(1)傳統(tǒng)方法
①稅收和補貼;
②將相關企業(yè)合并從而使外部性內部化,。
(2)重要途徑:明晰產權(很多外部性的產生都是由于產權不清晰導致的)。
5.科斯定理
(1)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進而實現(xiàn)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
(2)若考慮交易成本,,不同的產權制度會導致不同的資源配置效率,。
(三)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含義與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
2.公共物品的分類
(1)純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一般認為,,國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純公共物品。
(2)準公共物品:政府和私人皆可以提供,。典型的如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收費公路等,。
3.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
公共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所有消費者需求曲線沿縱向相加得到的,,即價格上的求和。私人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是個人需求曲線在水平方向,,即數量上的求和,。
由于公共物品存在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消費者更愿意“搭便車”,,低報或者隱瞞自己對公共物品的偏好,,因此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最優(yōu)數量,,最終導致市場產量低于最優(yōu)產量。
對于準公共物品來說,,市場機制可以發(fā)揮一定作用,,應當而且能夠通過市場機制來引導資源的配置。
4.政府對公共物品的干預
政府承擔了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職責,,如國防,、治安、消防和公共衛(wèi)生,。
(四)信息不對稱與市場失靈
1.信息不對稱的含義
在某項經濟活動中,,某一參與者比對方擁有更多影響其決策的信息,這就是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
2.信息不對稱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當現(xiàn)實經濟中出現(xiàn)信息不對稱時,,市場機制實現(xiàn)資源帕累托最優(yōu)配置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市場失靈,。信息不對稱的表現(xiàn):①逆向選擇;②道德風險,。
3.政府對信息不對稱的干預
政府對許多商品的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都作出了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
備考2024年中級經濟師可以參考中級經濟師考試真題,,勤做練習,腳踏實地方可有質的突破,。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