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中的應用-樣本設計_25年注會考點搶學
在預習注冊會計師審計科目的知識點時,,我們了解到審計抽樣的三大環(huán)節(jié)分別為樣本設計、選取樣本,、評價樣本結果,,下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樣本設計的相關內容,各位考生一起來預習吧,!
? 25考季注會《審計》搶學考點匯總>? 備考免費資料,注冊即可打開全科資料庫>
樣本設計
(一)確定測試目標
提供關于控制運行有效性的審計證據(jù),,以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
(二)定義總體
(1)總體的適當性,即總體應適合于特定的審計目標,,包括適合于測試的方向,。
(2)總體的完整性,即從總體項目內容和涉及時間等方面確定總體的完整性,。
(3)總體的同質性,,即總體中的所有項目應具有同樣的特征,。
(三)定義抽樣單元
在控制測試中,抽樣單元通常是能夠提供控制運行證據(jù)的一份文件資料,、一個記錄或其中一行,,每個抽樣單元構成了總體中的一個項目。
(四)定義控制偏差的構成條件
在控制測試中,,控制偏差是指偏離對設定控制的預期執(zhí)行,。
(五)定義測試期間
注冊會計師通常在期中實施控制測試。如圖4-5所示,,舉例來說控制測試可以分初始測試期間(1月1日至10月31日)和剩余期間(11月1日至12月31日),。
注冊會計師需要確定如何獲取關于剩余期間的證據(jù):
(1)將測試擴展至在剩余期間發(fā)生的交易,以獲取額外的證據(jù),。
①如果初始測試控制運行有效,,注冊會計師在剩余期間選取樣本進行測試,得出財務報表涵蓋期間控制運行有效的結論,,支持計劃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
②如果初始測試時,注冊會計師發(fā)現(xiàn)的誤差可能足以使其得出結論:即使在發(fā)生于期中測試以后的交易中未發(fā)現(xiàn)任何控制偏差,,控制也不能支持計劃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能決定不將樣本擴展至期中測試以后發(fā)生的交易,,而是相應地修正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和實質性程序,。
(2)不將測試擴展至在剩余期間發(fā)生的交易。
在這種情況下,,總體只包括從年初到期中測試日為止的交易,,測試結果也只能針對這個期間進行推斷,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替代方法測試剩余期間的控制有效性,。
知識點來源:第四章 審計抽樣方法
注:以上內容選自劉圣妮老師24年《審計》基礎階段課程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注冊會計師導航
-
考試資訊
-
考試資料
考試資料 | 會計 | 審計 | 稅法 | 經(jīng)濟法 | 財管 | 戰(zhàn)略 | 考試經(jīng)驗 | 考試大綱 | 免費答疑
-
輔導課程
-
考試題庫
-
互動交流
-
東奧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