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審計》高頻考點:用作風險評估程序的分析程序
【東奧小編】我們一起來學習2015《審計》高頻考點:用作風險評估程序的分析程序,。本考點屬于《審計》第三章審計證據(jù)第四節(jié)分析程序的內(nèi)容,。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點撥:2009考過多選題;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綜合題均有涉及,。
【內(nèi)容導航】:
(一)用作風險評估程序的分析程的目的
(二)用作風險評估程序的分析程的具體要求
(三)用作風險評估程序的分析程的特點
【高頻考點】:用作風險評估程序的分析程序
(一)用作風險評估程序時分析程序的目的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時,,應當運用分析程序,,其目的是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二)用作風險評估程序時分析程序的具體要求
1.將分析程序與詢問,、檢查和觀察程序結合運用,。
2.注冊會計師應重點關注關鍵的賬戶余額、趨勢和財務比率關系等方面,,對其形成一個合理的預期,,并與被審計單位記錄的金額、依據(jù)記錄金額計算的比率或趨勢相比較,。
3.通過發(fā)現(xiàn)異常來識別重大錯報
如果分析程序的結果顯示的比率,、比例或趨勢與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無法提供合理的解釋,,或者無法取得相關的支持性文件證據(jù),,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其是否表明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三)用作風險評估程序時分析程序的特點
風險評估程序中運用的分析程序主要目的在于識別那些可能表明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的異常變化,,因此有以下特點:
1.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匯總性比較強,,其對象主要是財務報表中賬戶余額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2.所使用的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對賬戶余額變化的分析,并輔之以趨勢分析和比率分析;
3.與實質(zhì)性分析程序相比,,在風險評估過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所進行比較的性質(zhì),、預期值的精確程度,以及所進行的分析和調(diào)查的范圍都并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證水平,。
【相關復習資料】:
注會頻道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5《審計》高頻考點:函證的實施與評價
- 下一篇文章: 2015《審計》第四章審計抽樣高頻考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