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審計》預習考點:樣本設計
【小編導言】現階段進入2015年注會預習備考期,是梳理考點的寶貴時期,,我們一起來學習2015《審計》預習考點:樣本設計,。
【內容導航】:
(一)控制測試的樣本設計
(二)細節(jié)測試的樣本設計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審計》科目第四章審計抽樣第二節(jié)審計抽樣的基本原理和步驟的內容。
【知識點】:樣本設計
(一)控制測試的樣本設計
1.測試目標
2.測試的總體
3.定義抽樣單元
4.定義偏差
5.定義測試期間
1.控制測試目標
審計抽樣運用于控制測試時,,其測試目標是獲取關于某項控制活動的運行是否有效的證據,。
2.控制測試的總體
(1)評價總體的適當性
注冊會計師應確定總體適合于控制測試的審計目標,包括適合于測試的方向,。
例如:測試用以保證所有發(fā)運商品都已開單的控制是否有效運行,,注冊會計師應將所有已發(fā)運的項目作為總體。
(2)評價總體的完整性
注冊會計師應當從總體項目內容和涉及時間等方面確定總體的完整性,。
比如:從總體項目涉及時間來看,,如果對某一控制活動在財務報告期間是否有效運行做出結論,總體應包括來自整個報告期間的所有相關項目;
又比如:如果對一年中前10個月的控制活動使用審計抽樣做出結論,,對剩余的兩個月則使用替代審計程序或單獨選取樣本,。
3.定義抽樣單元
在控制測試中,抽樣單元通常是能夠提供控制運行證據的文件資料,。
4.定義偏差
在控制測試中,,誤差是指控制偏差,實際工作中常常采用偏差率的表現形式,。
5.定義測試期間
(二)細節(jié)測試的樣本設計
1.細節(jié)測試目標
2.測試的總體
3.定義抽樣單元
4.分層(理解分層目的)
5.定義錯報
1.細節(jié)測試目標
審計抽樣運用于細節(jié)測試時,,其測試目標是確定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的金額是否正確,以獲取與存在的錯報有關的證據,。
2.測試的總體
(1)評價總體的適當性
注冊會計師應確定總體適合于細節(jié)測試的審計目標,,包括適合于測試的方向。
例如:
�,、贉y試應付賬款的高估,,注冊會計師應將應付賬款清單定義為總體;
②測試應付賬款的低估,,注冊會計師應將后來支付的證明,、未付款的發(fā)票、供貨商的對賬單,、沒有銷售發(fā)票對應的收貨報告,,或能提供低估應付賬款的審計證據的其他總體定義為總體,而不是將應付賬款清單定義為總體,。
【提示】確定應付賬款低估的總體是審計實務中較麻煩的事情,,請結合教材第十章第三節(jié)中“未入賬應付賬款”實質性程序理解。
(2)評價總體的完整性
注冊會計師應當從總體項目內容和涉及時間等方面確定總體的完整性。
(3)從代表總體的實物中選取樣本項目
注冊會計師必須詳細了解代表總體的實物,,確定代表總體的實物是否包括整個總體,。
例如:
(1)如果將特定日期的所有應收賬款余額定義為總體,代表總體的實物就是打印的該日客戶應收賬款余額明細表;
(2)如果將某一測試期間的銷售收入定義為總體,,代表總體的實物就可能是記錄在銷售明細賬中的銷售交易,,也可能是銷售發(fā)票;
(3)如果認為代表總體的實物遺漏了應包含在最終評價中的總體項目,注冊會計師應選擇新的實物,,或對被排除在實物之外的項目實施替代程序,。
3.定義抽樣單元
在細節(jié)測試中,抽樣單元可能是一個賬戶余額,、一筆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項記錄,,甚至為每個貨幣單元(PPS抽樣)。
4.分層(理解分層目的)
(1)分層是指將一個總體劃分為多個子總體的過程,,每個子總體由一組具有相同特征(通常為金額)的抽樣單元組成;
(2)如果總體項目存在重大的變異性,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分層;
(3)分層可以降低每一層中項目的變異性,,從而在抽樣風險沒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減小樣本規(guī)模,,提高審計效率。
例如,,函證應收賬款時,,可以按應收賬款賬戶金額大小分為三層:
第1層:對于金額在10000元以上的應收賬款賬戶,應進行全部函證;
第2層:對于金額在5000—10000元的應收賬款賬戶,,作為一個子總體選取樣本進行函證;
第3層:對于金額在5000元以下的應收賬款賬戶,,作為一個子總體選取樣本進行函證。
5.定義錯報
在細節(jié)測試中,,誤差是指錯報,,實際工作中常常指錯報金額(元)的表現形式。
東奧網站發(fā)布的知識點由于內容及時更新的需要發(fā)布的是往年教材內容,,需要查詢最新知識點內容的考生請參考2014《輕松過關》系列參考書及相關課程,。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5《審計》預習考點:審計抽樣的三大環(huán)節(jié)及目的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