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稅法》高頻考點:車輛購置稅法的應納稅額的計算
【小編導言】我們一起來學習2014《稅法》高頻考點:車輛購置稅法的應納稅額的計算。本考點屬于《稅法》第九章車輛購置稅法,、車船稅法和印花稅法第一節(jié)車輛購置稅法的內容,。
【考頻分析】:
考頻:★★★
復習點撥:本考點是車輛購置稅的要點,容易出客觀題,。
【內容導航】:
(一)購買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二)進口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三)其他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四)特殊情形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高頻考點】:車輛購置稅法的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購買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購買自用的應稅車輛,,其計稅價格由納稅人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不包括增值稅稅款)和價外費用組成。還要注意購買自用的應稅車輛包括購買國產車,、購買進口車,。不論是購買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都需要注意需要并入計稅價格的項目,。
【提示】代收款項應區(qū)別征稅:(1)凡使用代收單位(受托方)票據收取的款項,,應視作代收單位價外收費,應并入計稅價格中一并征稅;(2)凡使用委托方票據收取,,受托方只履行代收義務并收取代收手續(xù)費的款項,,不并入計稅價格征收車輛購置稅。
(二)進口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特別提示】這里所謂進口自用車輛,,指的是納稅人報關進口車輛并自用,。
納稅人進口自用的應稅車輛以組成計稅價格為計稅依據。計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進口自用應稅車輛計征車輛購置稅的計稅依據,,與進口環(huán)節(jié)計算增值稅的計稅依據一致,。
也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如果進口車輛是不屬于消費稅征稅范圍的大卡車、大客車,,則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簡化為:
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
(三)其他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自產自用,、受贈使用、獲獎使用和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應稅車輛的,,凡不能取得該型車輛的購置價格,,或者低于最低計稅價格的,以國家稅務總局核定的最低計稅價格為計稅依據計算征收車輛購置稅,。
(四)特殊情形自用應稅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1.減稅,、免稅條件消失車輛應納稅額的計算
應納稅額=同類型新車最低計稅價格×[1-(已使用年限÷規(guī)定使用年限)]××稅率
其中,規(guī)定使用年限國產車按10年計算,,進口車按15年計算;超過使用年限的車輛,,不再征收車輛購置稅,。未超過使用年限的,上述公式可簡化成:
國產車最低計稅價格=同類型新車最低計稅價格×[1-(已使用年限×10%)]×
應納稅額=同類型新車最低計稅價格×(1-已使用年限×10%)×稅率
進口車最低計稅價格=同類型新車最低計稅價格×[1-(已使用年限×6.66667%)]×
應納稅額=同類型新車最低計稅價格×(1-已使用年限×6.66667%)×稅率
2.未按規(guī)定納稅車輛應補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未按規(guī)定繳稅的,,應按現行政策規(guī)定的計稅價格,,區(qū)分情況,分別確定征稅,。不能提供購車發(fā)票和有關購車證明資料的,,檢查地稅務機關應按同類型應稅車輛的最低計稅價格征稅;如果納稅人回落籍地后提供的購車發(fā)票金額與支付的價外費用之和高于核定的最低計稅價格的,落籍地主管稅務機關還應對其差額計算補稅,。
注會頻道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4《稅法》高頻考點:車輛購置稅法的稅率與計稅依據
- 下一篇文章: 2014《稅法》高頻考點:車船稅的稅目與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