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會計》預習考點: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小編導言】現階段進入2015年注會預習備考期,,是梳理考點的寶貴時期,,我們一起來學習2015《會計》預習考點: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內容導航】:
1.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會計》科目第五章固定資產第一節(jié)固定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的內容,。
【知識點】: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1.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yè)如有以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其成本應當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機械施工費等計量。
(1)企業(yè)為建造固定資產準備的各種物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用于生產設備的工程物資,,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2)建設期間發(fā)生的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減去殘料價值以及保險公司,、過失人等賠款后的凈損失,計入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盤盈的工程物資或處置凈收益,,沖減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工程完工后發(fā)生的工程物資盤盈、盤虧,、報廢,、毀損,計入當期營業(yè)外收支,。
(3)建造固定資產領用工程物資,、原材料或庫存商品,應按其實際成本轉入所建工程成本,。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應負擔的職工薪酬,、輔助生產部門為之提供的水、電,、修理,、運輸等勞務,以及其他必要支出等也應計入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
(4)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計入所建造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5)企業(yè)以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工程成本應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6)所建造的固定資產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之日起,根據工程預算,、造價或者工程實際成本等,,按暫估價值轉入固定資產,并按有關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規(guī)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xù)后再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來的折舊額,。
(7)高危行業(yè)企業(yè)按照國家規(guī)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
提取安全費用時 |
借:生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貸:專項儲備 |
使用提取的安全費用時 |
(1)屬于費用性支出,直接沖減專項儲備: 借:專項儲備 貸:銀行存款 |
使用提取的安全費用時 |
(2)形成固定資產的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應付職工薪酬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借:專項儲備 貸:累計折舊 |
“專項儲備”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項目下“減:庫存股”和“盈余公積”之間增設“專項儲備”項目反映,。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yè)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其成本由建造該項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發(fā)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裝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攤計入各固定資產價值的待攤支出,。
待攤支出是指在建設期間發(fā)生的,不能直接計入某項固定資產價值,、而應由所建造固定資產共同負擔的相關費用,包括為建造工程發(fā)生的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臨時設施費,、公證費、監(jiān)理費,、應負擔的稅金,、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建設期間發(fā)生的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凈損失,以及負荷聯(lián)合試車費等,。
待攤支出分攤率=累計發(fā)生的待攤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裝工程支出)×
××工程應分配的待攤支出=(××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工程的安裝工程支出)×待攤支出分攤率
東奧網站發(fā)布的知識點由于內容及時更新的需要發(fā)布的是往年教材內容,需要查詢最新知識點內容的考生請參考2014《輕松過關》系列參考書及相關課程,。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5《會計》預習考點:外購固定資產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