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荼蘼”】本篇為2014《經濟法基礎》第一章高頻考點: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
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
【考情分析】
考頻:★★★
2010年判斷題,、2009年多選題,、2007年判斷題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經濟法基礎》第一章總論第二節(jié)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的內容
【高頻考點】: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
�,。ㄒ唬┙洕m紛的概念
經濟糾紛,,是指經濟法律關系主體之間因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的矛盾而引起的爭議,。它包括平等主體之間涉及經濟內容的糾紛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行政管理相對人與行政機關之間因行政管理所發(fā)生的涉及經濟內容的糾紛,。
�,。ǘ┙洕m紛的解決途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主體為實現(xiàn)各自的經濟目標,必然要進行各種經濟活動,,由于各自的經濟權益相互獨立,,加之客觀情況經常變化,因而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經濟權益爭議,,產生經濟糾紛,,如合同糾紛、納稅人與稅務機關就納稅事務發(fā)生爭議等,。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持社會經濟秩序,必須利用有效手段,,及時解決這些糾紛,。在我國,解決經濟糾紛的途徑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仲裁,、民事訴訟、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都是解決當事人爭議的方式,,但適用的范圍不同,。作為平等民事主體的當事人之間發(fā)生的經濟糾紛適用仲裁或者民事訴訟方式解決;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時,,可采取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仲裁與民事訴訟是兩種不同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發(fā)生爭議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訴訟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解決方式,。有效的仲裁協(xié)議可排除法院的管轄權,,只有在沒有仲裁協(xié)議或者仲裁協(xié)議無效,或者當事人放棄仲裁協(xié)議的情況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轄權.這在法律上稱為或裁或審原則,。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方式的選擇則與糾紛的性質有關。根據(jù)法律的不同規(guī)定,,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也可以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時再起訴;有的則只能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訴訟;還有的則只能通過行政復議的方式解決,,由行政機關對糾紛作出最終裁決。
責任編輯:荼蘼
- 上一篇初級: 2014年《經濟法基礎》高頻考點: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 下一篇初級: 2014年《經濟法基礎》高頻考點:仲裁的概念和特征及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