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_2021年《初級會計實務》每日預習考點
再黑的黑夜也會迎來黎明,,再長的坎坷也會出現(xiàn)平路,懷抱著一棵永不放棄的希望之心,,明天就會有溫暖的陽光雨露,,堅持吧朋友,勝利就在你的下一步路,!面對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請打起精神,用堅韌的意志努力的堅持下去,,為通過考試積極的行動起來,。大家加油,!
相關推薦:2021年初級會計考試預習考點匯總
相關推薦:東奧“書課一體”鉅惠 1折享名師課 丨 送全套《輕一》
【內容導航】
固定資產
【所屬章節(jié)】
第二章 資產——第五節(jié) 固定資產
【知識點】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
一、固定資產概述(★)
(一)固定資產的概念和特征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4號準則第三條】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如:機器,、設備,、生產經營用的房屋、建筑物,、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資產的分類(了解)
(1)按經濟用途分類,,可分為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和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2)按經濟用途和使用情況等綜合分類,可劃分為七大類:
①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②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③租出固定資產;④不需用固定資產;⑤未使用固定資產;⑥土地(指過去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⑦租入固定資產(除短期租賃和低價值資產租賃租入的固定資產外,,在租賃期內,,應視同自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三)固定資產的科目設置
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固定資產的取得,、計提折舊和處置等情況,,企業(yè)一般需要設置“工程物資” “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等科目。
“工程物資”科目,,核算企業(yè)為在建工程而準備的各種物資的實際成本,,借方登記企業(yè)購入工程物資的成本,貸方登記領用工程物資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為在建工程準備的各種物資的成本。
“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企業(yè)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發(fā)生的支出,借方登記企業(yè)各項在建工程的實際支出,,貸方登記完工工程轉出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固定資產”科目,,核算企業(yè)固定資產的原價,借方登記企業(yè)增加的固定資產原價,,貸方登記企業(yè)減少的固定資產原價,,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企業(yè)應當設置“固定資產登記簿”和“固定資產卡片”,,按固定資產類別,、使用部門和每項固定資產進行明細核算。
“累計折舊”科目屬于“固定資產”的調整(備抵)科目,,核算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貸方登記企業(yè)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額,,借方登記處置固定資產時轉出的累計折舊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額,。
“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企業(yè)因出售、報廢,、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價值以及在清理過程中發(fā)生的清理費用和清理收益,,借方登記轉出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清理過程中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貸方登記出售固定資產取得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期末如為貸方余額,則反映企業(yè)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清理凈收益,。固定資產清理完成時,,借記登記轉出的清理凈收益,貸方登記轉出的清理凈損失,,結轉清理凈收益,、凈損失后,該科目無余額,。企業(yè)應當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資產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此外,,企業(y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發(fā)生減值的,,還應當設置“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工程物資減值準備”等科目進行核算,。
二、取得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取得時的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一)外購固定資產的初始成本【4號準則第八條】
1.企業(yè)外購的固定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不含可抵扣增值稅)、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可歸屬于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yè)人員服務費等,作為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
【提示1】員工培訓費不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應于發(fā)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計入管理費用)。
【提示2】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入賬成本為購入的固定資產取得成本的基礎上加上安裝調試成本,,購入時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其成本,待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提示3】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相關稅費:取得固定資產而交納的關稅、契稅,、耕地占用稅,、車輛購置稅等相關稅費。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提示4】一般納稅人購建(包括購進,、自行建造、改擴建等)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都不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提示5】小規(guī)模納稅人購建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應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2.外購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設備不需要安裝)
在建工程(設備需要安裝)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發(fā)生安裝費時: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設備安裝完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后: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3.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
【4號準則第八條】
企業(yè)要將各項資產單獨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每一單項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待分配總成本×[該單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各單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之和)]
購入固定資產賬務處理如下圖所示,。
(二)建造固定資產
企業(yè)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應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必要支出,作為入賬價值,。核算時應先將相關支出記入“在建工程”科目,,待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1.自營方式——(就是自建)
事項 | 做設備動產,、建房屋不動產 |
1.外購工程物資 | 工程物資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是可以抵扣的 借:工程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
2.領用工程物資 | 借:在建工程(不含增值稅) 貸:工程物資 |
3.領用生產用原材料 | 原材料增值稅進項稅額不需轉出,,可以抵扣的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 |
4.領用產品 | 不視同銷售,不確認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存貨成本) |
5.在建工程人員工資 | 借:在建工程 貸:應付職工薪酬 |
6.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
2.出包工程——(就是讓別人給建)
出包工程,,是指企業(yè)通過招標方式將工程項目發(fā)包給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組織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
企業(yè)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其工程的具體支出主要由建造承包商核算,,在這種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主要是企業(yè)與建造承包商辦理工程價款的結算科目,企業(yè)支付給建造承包商的工程價款作為工程成本,,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將“在建工程”科目余額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企業(yè)按合理估計的發(fā)包工程進度和合同規(guī)定向建造承包商結算的進度款,,并由對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按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借記“在建工程”科目;
按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按其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三,、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一)固定資產折舊概述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企業(yè)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tǒng)分攤。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固定資產幾個概念 | 賬面原值=賬面余額 賬面凈值(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賬面價值(賬面凈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
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 | 1.固定資產原價,; 2.預計凈殘值,; 3.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4.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 |
1.固定資產原價,,是指固定資產的成本。
2.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tài),,企業(yè)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后的金額。
3.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是指固定資產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提示】每計提一次減值準備,固定資產后續(xù)期間都應按最新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重新計算折舊,。
4.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指企業(yè)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shù)量。
三,、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一)固定資產折舊概述
固定資產的 折舊范圍 | 1.不提折舊的固定資產:【4號準則第十四條】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不提折舊; (2)按規(guī)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不提折舊,; (3)改擴建期間的固定資產、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將其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在改擴建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4)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再補提折舊,。 【注意】 (1)因大修理而停工的固定資產、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資產需要提取折舊,。 (2)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
2.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 |
3.企業(yè)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xiàn)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4號準則第十九條】 |
(二)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4號準則第十七條】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 1.年限平均法(直線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的計提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以下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凈值×年折舊率 =(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年折舊率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注意】要求在倒數(shù)第二年改為年限平均法,。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時候除了最后兩年之外是不需要考慮預計凈殘值的。 最后兩年每年的折舊額=(固定資產的原值-預計凈殘值-以前年度累計折舊)÷2 (2)年數(shù)總和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期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shù)總和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舉例】如使用年限為5年,,年折舊率分別為5/(1+2+3+4+5),,4/(1+2+3+4+5),,3/(1+2+3+4+5),2/(1+2+3+4+5),,1/(1+2+3+4+5),。 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該項資產的賬面價值(固定資產賬面余額扣減累計折舊和減值準備后的金額)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 【注意】 (1)開始不需考慮預計凈殘值的折舊方法是:雙倍余額遞減法,。 (2)每年折舊額遞減的折舊方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shù)總和法。 |
三,、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二)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三)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并根據(jù)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累計折舊賬務處理 | 借:制造費用(生產車間計提折舊) 管理費用(企業(yè)管理部門,、未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等) 銷售費用(企業(yè)專設銷售部門計提折舊) 其他業(yè)務成本(企業(yè)出租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研發(fā)支出(企業(yè)研發(fā)無形資產時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貸:累計折舊 |
四,、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后續(xù)支出(★★★)
固定資產的后續(xù)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更新改造,、修理等后續(xù)支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應當予以資本化,。
(一) 資本化的后續(xù)支出(更新改造) | 更新改造等后續(xù)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 1.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 借:在建工程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2.發(fā)生改擴建工程支出時: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
3.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 借:營業(yè)外支出(差額倒擠,,影響損益) 銀行存款或原材料(回收殘值) 貸:在建工程(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4.生產線改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5.轉為固定資產后,,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更新改造后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改造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資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注意】更新改造期間不計提折舊,。 | |
(二) 費用化支出(修理費、維護費) |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后續(xù)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或其他業(yè)務成本,。 借:管理費用(生產部門,、管理部門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銷售費用(銷售機構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其他業(yè)務成本(出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 |
五,、處置固定資產(★★★)【4號準則第二十三條】
固定資產處置,即固定資產的終止確認,,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報廢,、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
企業(yè)出售,、報廢或者毀損的固定資產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清理的凈損益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yè)因出售,、轉讓,、報廢、毀損等轉出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規(guī)定程序辦理有關手續(xù),,結轉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計算有關的清理收入,、清理費用及殘料價值等,。企業(yè)處置固定資產應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核算。具體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固定資產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2.發(fā)生清理費等
借: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支付清理費用)
3.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
借:銀行存款(取得的處置收入和增值稅稅款)
原材料(取得的殘料入庫)
貸: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保險賠償?shù)鹊奶幚?/p>
借:其他應收款(應由保險公司或過失人賠償?shù)慕痤~)
貸:固定資產清理
5.清理凈損益的處理
(1)因自然災害發(fā)生毀損而報廢清理產生的損失:
借:營業(yè)外支出——非常損失(非正常原因)
貸:固定資產清理
(2)經營期間報廢清理產生的損失或利得:
借:營業(yè)外支出——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正常原因)
貸:固定資產清理
或: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yè)外收入——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
(3)因出售,、轉讓等原因產生的固定資產處置利得或損失: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資產處置損益(或相反分錄)
【總結】處置固定資產的凈損益=(取得的出售價款稅款或變價收入+應收的賠償+回收殘料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值-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交的稅費+發(fā)生的清理費用]
處置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如下圖所示。
六,、固定資產清查(★★)
企業(yè)應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在固定資產清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應填制固定資產盤盈盤虧報告表。清查固定資產的損溢,,應及時查明原因,,并按照規(guī)定程序報批處理。
情形 | 處理原則 | 會計分錄 |
固定資產盤盈 | 按前期差錯處理 【企業(yè)會計準則28號】 批準前: | 借:固定資產(重置成本)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注意】不影響當期損益 |
批準后: |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 |
固定資產盤虧 | 批準前: |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如有) |
批準后: | 借:其他應收款(保險賠款或責任人賠款) 營業(yè)外支出—盤虧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
注:以上內容選自王穎老師《初級會計實務》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