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會《審計》知識點:評價樣本結果階段
注冊會計師考試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大家不必擔憂,畢竟沒有哪樣成功是不需要努力的,既然有了目標,就為了它奮斗,,東奧小編為大家整理注會考試知識點,幫助大家打好基礎,順利過關!
【知識點】評價樣本結果階段
(一)計算偏差率
將樣本中發(fā)現(xiàn)的偏差數(shù)量除以樣本規(guī)模,,就可以計算出樣本偏差率。樣本偏差率就是注冊會計師對總體偏差率的最佳估計,,因而在控制測試中無須另外推斷總體偏差率,,但注冊會計師還必須考慮抽樣風險。
(二)考慮抽樣風險(重點)
1.使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
2.使用非統(tǒng)計抽樣分法
1.使用統(tǒng)計抽樣方法
(1)使用統(tǒng)計公式評價樣本結果
(2)控制測試時考慮抽樣風險舉例(統(tǒng)計抽樣)
(1)使用統(tǒng)計公式評價樣本結果
總體偏差率上限=風險系數(shù)R/樣本量n,。
也可以通過查表,,得到總體偏差率上限
在統(tǒng)計抽樣中,評價的標準是比較總體偏差率上限與可容忍偏差率的關系
(2)控制測試時考慮抽樣風險舉例(統(tǒng)計抽樣)
情形一:
注冊會計師對55個項目實施了既定的審計程序,,且未發(fā)現(xiàn)偏差,,則在既定的可接受信賴過度風險下(10%),根據(jù)樣本結果計算總體偏差率上限如下:
總體偏差率上限=風險系數(shù)R/樣本量n=2.3/55=4.18%
假設可容忍偏差率為7%,,注冊會計師根據(jù)以上公式的計算結果(4.18%﹤7%)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總體實際偏差率超過4.18%的風險為10%,,即有90%的把握保證總體實際偏差率不超過4.18%;
(2)總體的實際偏差率超過可容忍偏差率的風險很小,總體可以接受;
(3)樣本結果(4.18%﹤7%)支持注冊會計師了解內部控制時預期控制運行有效性的結論,,無需擴大實質性程序范圍,,無需修改審計計劃。
【解讀】注冊會計師運用審計抽樣進行控制測試,,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某項控制活動的運行是否有效的審計證據(jù),,以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根據(jù)本例的結論(4.18%﹤7%),,注冊會計師可以形成以下判斷,,包括:
(1)所測試的該項控制運行是有效的;
(2)針對風險評估程序結論所設計的“進一步審計程序”是恰當?shù)模瑹o需修改審計計劃,。
情形二:
注冊會計師對55個項目實施了既定的審計程序,,發(fā)現(xiàn)2個偏差,,則在既定的可接受信賴過度風險下(10%),根據(jù)樣本結果計算總體偏差率上限如下:
總體偏差率上限=風險系數(shù)R/樣本規(guī)模n=5.3/55=9.64%
假設可容忍偏差率為7%,,注冊會計師根據(jù)以上公式的計算結果(9.64%﹥7%)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總體實際偏差率超過9.64%的風險為10%;
(2)在可容忍偏差率7%的情況下,,總體的實際偏差率超過可容忍偏差率的風險很大,總體不能接受;
(3)樣本結果(9.64%﹥7%)不支持注冊會計師了解內部控制時預期控制運行有效性的結論,,需要擴大實質性程序范圍,,修改審計計劃。
【解讀】注冊會計師運用審計抽樣進行控制測試,,其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某項控制活動的運行是否有效的審計證據(jù),,以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根據(jù)本例的結論(9.64%﹥7%),,注冊會計師可以形成以下判斷,,包括:
(1)所測試的該項控制運行是無效的;
(2)如果使用審計抽樣實施控制測試沒有為得出有關測試總體的結論提供合理的基礎,注冊會計師可能擴大樣本規(guī)模,,測試替代控制或修改相關實質性程序,,需要修改審計計劃。
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到了注會備考強化階段,,查看注會強化階段備考攻略,,希望大家能夠高效備考,輕松過關!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
注冊會計師導航
-
考試資訊
-
考試資料
考試資料 | 會計 | 審計 | 稅法 | 經(jīng)濟法 | 財管 | 戰(zhàn)略 | 考試經(jīng)驗 | 考試大綱 | 免費答疑
-
輔導課程
-
考試題庫
-
互動交流
-
東奧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