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_2019年中級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
不要把中級會計的學習想象的有多難,,在學習之前就為自己設限,只會讓自己在學習時充滿抵觸的情緒!心態(tài)積極的去面對一起,,努力了才不會后悔,!
【內容導航】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所屬章節(jié)】
第十六章外幣折算
【知識點】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外幣交易發(fā)生日的初始確認
1.企業(yè)發(fā)生外幣交易的,,應在初始確認時采用交易發(fā)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
其中:
①即期匯率:一般指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shù))
②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是指按照系統(tǒng)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fā)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通常采用當期平均匯率或加權平均匯率等。
2.企業(yè)通常應當采用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二)資產負債表日或結算日的會計處理
1.外幣貨幣性項目(錢,、債權、債務)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yè)持有的貨幣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包括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不包括“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
其中:
貨幣性資產: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
貨幣性負債: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
【特別提示】
資產負債表日或結算貨幣性項目時,,企業(yè)應當采用資產負債表日或結算當日即期匯率折算外幣貨幣性項目,因當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同時調增或調減外幣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
其中:
期末外幣貨幣性項目調整步驟如下:
①計算外幣貨幣性項目外幣余額=期初外幣余額+本期增加的外幣發(fā)生額-本期減少的外幣發(fā)生額
②用外幣余額乘以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計算記賬本位幣余額;
調整后的記賬本位幣余額=期末外幣余額×當期期末匯率
③上述記賬本位幣余額與原賬面記賬本位幣余額的差額即為匯兌差額,。
匯兌差額=調整后的記賬本位幣余額-調整前的記賬本位幣余額
2.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除3類以外)細分為三種情況:
(1)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在交易發(fā)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如果調整,折舊,、攤銷,、減值等會不斷變化,與事實不符)
(2)以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在以外幣購入存貨并且該存貨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可變現(xiàn)凈值以外幣反映的情況下,,先將可變現(xiàn)凈值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該項存貨的期末價值,。(統(tǒng)一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3)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當先將該外幣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
(4)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匯兌差額的處理
①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債務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②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權益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與其公允價值變動一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③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債務工具)的外幣利息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④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的外幣現(xiàn)金股利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總結】因匯率變動應計入的會計科目
1.在建工程/制造費用等(資本化)
2.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其他綜合收益
4.資產減值損失(可變現(xiàn)凈值以外幣確定的存貨)
5.財務費用(外幣貨幣性項目)
2019年中級會計考試距離同學們越來越近,能用來學習的時間正在不斷的減少,,想要通過中級會計考試,,現(xiàn)在就積極的學習相關知識吧!小編堅持每日更新,,同學們要堅持學習?。?/p>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中級會計實務》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