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差錯及其更正_2020年CPA會計每日一大題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于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注冊會計師考試即將到來,為了取得令自己滿意的分數,,我們要把握住最后的沖刺時間,加強復習,,不斷進步,!
【計算分析題】注冊會計師在對甲公司2×19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關注到甲公司對前期財務報表進行了追溯調整,,具體情況如下:
(1)甲公司2×18年1月1日開始進行某項新技術的研發(fā),,截至2×18年12月31日,累計發(fā)生研究支出300萬元,,開發(fā)支出200萬元,。在編制2×18年度財務報表時,甲公司考慮到相關技術尚不成熟,,能否帶來經濟利益尚不確定,,將全部研究和開發(fā)費用均計入當期損益。2×19年12月31日,,相關技術的開發(fā)取得重大突破,,管理層判斷其未來能夠帶來遠高于研發(fā)成本的經濟利益流入,且甲公司有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支持其最終完成該項目,。
甲公司將本年發(fā)生的原計入管理費用的研發(fā)支出100萬元全部轉入“開發(fā)支出”項目,并對2×18年已費用化的研究和開發(fā)支出進行了追溯調整,,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0
管理費用 100
(2)甲公司共有2 000名職工,,該公司實行累積帶薪缺勤制度。該制度規(guī)定,,每個職工每年可享受10個工作日帶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結轉一個日歷年度,,超過1年未使用的權利作廢,職工不能在離開公司時獲得現金支付;職工年休假是以后進先出為基礎,,即首先從當年可享受的權利中扣除,,再從上年結轉的帶薪年休假余額中扣除。2×18年12月31日,,每個職工當年平均未使用帶薪年休假為5天,。根據過去的經驗并預期該經驗將繼續(xù)適用,甲公司預計2×19年有1500名職工將享受不超過10天的帶薪年休假,,剩余500名職工每人將平均享受14天年休假,,假定這500名職工全部為行政管理部門人員,該公司平均每名職工每個工作日工資為300元,。
假定2×19年12月31日,,上述500名部門經理中有400名享受了14天年休假,并隨同正常工資以銀行存款支付,。另有100名只享受了10天年休假,。
2×19年,由于該公司的帶薪缺勤制度規(guī)定,,未使用的權利只能結轉一年,,超過1年未使用的權利將作廢。
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 60
(4×500×300/10 000)
貸:銀行存款 48(4×400×300/10 00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
(3)甲公司2×18年度因合同糾紛被起訴,。在編制2×18年度財務報表時,,該訴訟案件尚未判決,甲公司根據法律顧問的意見,,按最可能發(fā)生的賠償金額100萬元確認了預計負債,。2×19年7月,法院判決甲公司賠償原告120萬元,。甲公司決定接受判決,,不再上訴。據此,,甲公司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
貸:預計負債 20
其他資料:
不考慮所得稅等相關稅費的影響,,以及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結轉的會計處理。
要求:根據資料(1)至(3),,判斷甲公司對相關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對于不正確的事項,編制更正有關會計處理的調整分錄,。(★★★)
【答案】
(1)甲公司對事項(1)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2×19年12月31日之前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條件尚未滿足,在滿足資本化條件后對于未滿足資本化條件時已費用化的研發(fā)支出不應進行追溯調整,。
調整分錄:
借:管理費用 100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500
貸: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 600
(2)甲公司對事項(2)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執(zhí)行累積帶薪缺勤制度,,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結轉下一年度,且職工在離開企業(yè)時對于未行使的帶薪缺勤權利不能獲得現金支付,,原2×18年年末預計將于2×19年使用的帶薪休假在2×19年未使用的部分應當沖回,,沖減當期管理費用。
更正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2
貸:管理費用 12
(3)甲公司對事項(3)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上年度對訴訟事項確認的預計負債是基于編制上年度財務報表時的情形所作的最佳估計,,在沒有明確證據表明上年度會計處理構成會計差錯的情況下,有關差額應計入當期損益,。
調整分錄:
借:營業(yè)外支出 2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
借:預計負債 120
貸:其他應付款 120
——以上注冊會計考試相關考點內容選自張志鳳老師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