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關鍵審計事項分幾步?
關鍵審計事項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職業(yè)判斷認為對當期財務報表審計最為重要的事項,。通常情況下,,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單設關鍵審計事項部分,描述關鍵審計事項,。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審計中確定關鍵審計事項呢,?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吧!
一、以“與治理層溝通的事項”為起點
審計發(fā)現的大事要找治理層,,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重大發(fā)現需要與治理層進行溝通,,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的重要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財務報表披露等會計實務的看法,;
2.審計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難,;
3.已與治理層討論或需要書面溝通的重大事項等。
注冊會計師要以與治理層溝通過的這些事項為起點,,選擇關鍵審計事項,。
二、選出“在執(zhí)行審計工作時重點關注過的事項”
在確定與治理層溝通的事項后,,第二步工作是從“與治理層溝通的事項”中選出“在執(zhí)行審計工作時重點關注過的事項”,。在確定哪些事項屬于重點關注過的事項時,需要特別考慮下列方面:
1.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較高的領域或識別出的特別風險,。
2.與財務報表中涉及重大管理層判斷的領域相關的重大審計判斷,。比如未決訴訟等具有高度估計不確定性的會計估計。
3.當期重大交易或事項對審計的影響,。
三,、選出 “最為重要的事項”
確定關鍵審計事項的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是從“在執(zhí)行審計工作時重點關注過的事項”中選出 “最為重要的事項”,,從而構成關鍵審計事項,。在確定某一與治理層溝通過的事項的相對重要程度以及該事項是否構成關鍵審計事項時,,下列考慮也可能是相關的:
1.該事項對預期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程度,尤其是對財務報表的重要性,。就是說如果不在關鍵審計事項段說明該事項,,可能會讓財務報表使用者產生誤解,這樣的事項應當被視為最為重要的事項,。
2.為應對該事項所需要付出的審計努力的性質和程度,,包括為應對該事項而實施審計程序或評價這些審計程序的結果在多大程度上需要特殊的知識或技能;就該事項在項目組之外進行咨詢的性質,。
3.該事項是否涉及數項可區(qū)分但又相互關聯(lián)的審計考慮,。
值得說明的一點是,關鍵審計事項并不意味著只有一項,,但是確定為關鍵審計事項的事項越多,,注冊會計師越需考慮每一事項是否符合關鍵審計事項的定義,有的時候,,確定過多的關鍵審計事項會與其概念相抵觸,。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fā)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說明:因政策不斷變化,,以上會計實操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最新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