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后事項在審計實務中的處理
會計中存在財務報表日后事項,在審計中也有期后事項一說,,二者在時間屬性和處理方式上都有所差別,。審計中的期后事項是指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之間發(fā)生的事項,以及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后知悉的事實,。那么在實務中要如何處理期后事項呢,?下面就隨東奧會計在線來看看吧!
一,、第一時段期后事項
第一時段期后事項是指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發(fā)生的事項,。注冊會計師在這一階段負有主動識別并建議修改報表的責任。注冊會計師應當設計和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以確定所有在財務報表日至審計報告日之間發(fā)生的,、需要在財務報表中調(diào)整或披露的事項均已得到識別,。
如果識別的期后事項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注冊會計師應當做如下考慮:期后事項屬于調(diào)整事項,,考慮被審計單位是否已對財務報表作出適當?shù)恼{(diào)整,;期后事項屬于非調(diào)整事項,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被審計單位是否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充分披露,。
二,、第二時段期后事項
第二時段期后事項是指審計報告日后至財務報表報出日前知悉的事實。注冊會計師在這一階段并沒有義務針對財務報表實施任何審計程序,,因為在實質(zhì)上審計工作已經(jīng)完成,。但是若注冊會計師通過管理層告知、媒體,、舉報信或是證券監(jiān)管部門告知等途徑知悉了影響財務報表的期后事項,,則負有被動識別責任,應當向被審計單位建議修改報表。
如果管理層修改了報表,,注冊會計師需要對修改后的報表出具審計報告,,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針對財務報表修改部分增加補充報告日期,,另一種是重新出具審計報告。如果管理層拒絕修改,,審計報告尚未提交,,注冊會計師此時就要出具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如果管理層拒絕修改且審計報告已經(jīng)提交,,注冊會計師應盡量阻止報出,,若阻止失敗要采取措施防止報告使用人信賴報告。
三,、第三時段期后事項
財務報表報出日后知悉的事實屬于第三時段期后事項,。在處理原則上與第二時段相同,注冊會計師沒有義務針對財務報表實施任何審計程序,。除非該類期后事項是在審計報告日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且該事實是重大的,如果被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日前獲知,,可能影響審計報告,,同時滿足這兩種條件的事項注冊會計師才應該在知悉后采取行動。
在期后事項審計中,,不同階段的期后事項應對措施有所不同,,但通常情況下,如果期后事項對財務報表的影響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就應當考慮修改審計報告,。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fā)布,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說明:因政策不斷變化,,以上會計實操相關(guān)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quán)威部門最新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