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級會計師考試案例分析(5.17)
東奧小編每天為高級會計師考生準備一道案例分析題,,大家要每天堅持打卡哦,。做完題不要忘記勤思考,,多總結,,看看這道題你會嗎,?
案例分析題
資料一:
甲公司于2015年2月1日向A公司發(fā)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的看漲期權10000萬份,每份期權的公允價值為5元。根據(jù)該期權合同,,A公司有權在2016年1月31日以每股8元的價格從甲公司購入普通股10 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有關資料如下:(1)2015年2月1日甲公司每股市價為6元,2015年12月31日和2016年1月31日甲公司每股市價均為10元;(2)2015年12月31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3元/份,,2016年1月31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2元/份,。甲公司與A公司約定甲公司2016年1月31日以每股8元交付10 000萬股普通股與A公司結算(現(xiàn)金換普通股)。
資料二:
乙公司于2015年2月1日向B公司發(fā)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的看漲期權10000萬份,每份期權的公允價值為5元,。根據(jù)該期權合同,,B公司有權在2016年1月31日以每股8元的價格從乙公司購入普通股10 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有關資料如下:(1)2015年2月1日乙公司每股市價為6元,2015年12月31日和2016年1月31日乙公司每股市價均為10元;(2)2015年12月31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3元/份,,2016年1月31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2元/份。乙公司與B公司約定2016年1月31日以交付該期權凈額對應的現(xiàn)金方式結算(即以現(xiàn)金凈額結算),。
資料三:
丙公司于2015年2月1日向C公司發(fā)行以自身普通股為標的的看漲期權10000萬份,每份期權的公允價值為5元,。根據(jù)該期權合同,C公司有權在2016年1月31日以每股8元的價格從丙公司購入普通股10 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有關資料如下:(1)2015年2月1日丙公司每股市價為6元,2015年12月31日和2016年1月31日丙公司每股市價均為10元;(2)2015年12月31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3元/份,2016年1月31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2元/份,。丙公司與C公司約定丙公司2016年1月31日以交付該期權凈額對應普通股的方式結算(即以普通股凈額結算),。
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 根據(jù)資料一:
(1)判斷甲公司發(fā)行的看漲期權屬于權益工具還是金融負債,,并說明理由,。
(2)計算完成交割后甲公司累計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金額。
2. 根據(jù)資料二:
(1)判斷乙公司發(fā)行的看漲期權屬于權益工具還是金融負債,,并說明理由,。
(2)計算至結算日乙公司發(fā)行該期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
3. 根據(jù)資料三:
(1)判斷丙公司發(fā)行的看漲期權屬于權益工具還是金融負債,,并說明理由,。
(2)計算結算日丙公司將向C公司交付多少萬股自身權益工具。
【正確答案】
1. (1)應將該期權確認為權益工具,。
理由:甲公司通過交付固定數(shù)額的自身權益工具以獲取固定數(shù)額現(xiàn)金的合同,,因此是一項權益工具,。
(2)甲公司累計所有者權益增加額=50000+10 000×8=130 000(萬元),其中股本10 000萬元,,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20 000萬元,。
2. (1)應確認為金融負債。
理由:乙公司以期權凈額對應的現(xiàn)金結算,,不能確認為權益工具,。
(2)乙公司該期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2)×10 000=30 000(萬元)
3. (1)應確認為金融負債。
理由:發(fā)行該權益工具時,,與其行權日凈額對應的普通股數(shù)量不確定,,不能確認為權益工具。
(2)與期權凈額對應的普通股股數(shù)=[(10?8)×10 000]/10=2000(萬股),。
備考高級會計考試時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是至關重要的,,您可以規(guī)定自己每天練習一道高會案例分析題,積少成多,,一定會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