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師:對機器人課稅 機器人與人類平起平坐,?
稅務師頻道推薦:早前炒的沸沸揚揚的是機器人代替稅務人員的時代要到來,對財務人員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基層稅務人員,。機器人還未正式上崗,對其的課稅制度已經(jīng)在制定中,。機器人將來真的要與人類平起平坐了嗎?黑客帝國的時代真的會來臨嗎,?
對機器人課稅的時代要來了嗎?
2016年5月,,來自盧森堡的議員瑪?shù)佟さ聽栁?MadyDelvaux)向歐洲議會提出了對機器人課稅的草案,。這一看似天方夜譚的想法似乎正在走進現(xiàn)實。
2017年2月16日,,歐洲議會就她所提出的關于機器人的法律提案進行投票,,結果是396張反對票、123張贊成票和85張棄權票,。這是發(fā)生在遙遠的歐洲的事,。
在鄰近的韓國,文在寅政府的稅制改革方案也被解讀為要對機器人間接課稅,。對機器人課稅的理由無非是機器人占了人類的工作崗位,,帶來了失業(yè)問題,帶來了更多的社會不平等,。但不管怎么說,,關于一國對機器人課稅的終極方案,迄今尚未見到,,相關爭議也沒有停止過,。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讓人類必須正視自己的未來
2017年6月16日,,科幻片《異形·契約》在中國上映,。電影所展示的場景是科幻的,但是那一天會不會到來呢?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有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在解放人類生產(chǎn)力的同時,,也引發(fā)了各種爭議。這種爭議早就超越了對機器人課稅的問題,,而是關乎人類命運,。機器人的廣泛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會不會摧毀人類呢?樂觀者有之,,悲觀者亦有之。這就是現(xiàn)實,。在這樣的背景下,,討論對機器人課稅問題是不是顯得有些過早呢?
機器人替代人類勞動的領域已經(jīng)越來越多。歷史可以給我們一定的啟示,。工業(yè)革命時代的那一幕似乎在重演,。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之后,越來越多的勞動機會為機器所替代,。相當數(shù)量的工人不能適應這一變化,,就業(yè)機會逐步減少。砸碎機器是一種選擇,但最終的結果是人類普遍接受了機器,。
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我們沒有看到因此而對機器額外征稅。相反,,為了保全資本,,固定資產(chǎn)的折舊費用依舊照常提取,而且為了鼓勵投資,,加速折舊法等更加有利于資本的優(yōu)惠折舊提取辦法得到了廣泛運用,。工業(yè)革命時代最終影響的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不再像在傳統(tǒng)社會那樣一直工作到喪失勞動力時,,年老退休制度因此確立起來,。機器取代人力的結果是,人們有了更多的休閑時光和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
機器人替代人類勞動,,說白了只是機器取代人類勞動的升級版,從本質上看,,這并無特殊之處,。倘若要說這有多特殊,那就是這一輪機器人的替代涉及面廣,,各行各業(yè)都有機器人或類似的可以自動完成某些勞動的機器設備,,各行各業(yè)就業(yè)的機會都可能要減少。而且,,機器人已不是過去只會執(zhí)行簡單的笨重任務重復勞動的機器人,,而是變得比過去更加聰明,機器人的智能程度已經(jīng)大大提高,,甚至具備了學習能力,,機器人越來越像人,甚至在許多情況下比人類還能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人類自然希望自己更方便地應用智能技術,,運用智能機器人,但是那些可能沒有脾氣沒有心理生理變化并且具備了學習能力的機器人會順從人類的意愿嗎?即使智能機器人攻擊人類只是小概率事件,,但小概率事件最終是會到來的,。
對機器人課稅,引發(fā)專家激烈爭議
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支持對機器人課稅,,這有點駭人聽聞,。按理,他是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推動者,,這樣的看法顯得有點保守,。
且看他的理由:人類工人在工廠里工作,,創(chuàng)造價值之后,相應的收入會被課稅,,要繳納所得稅,、社會保障稅等,,機器人從事同樣的工作為什么就不應該課稅呢?
這樣的看法支持了我們應該對機器人征收同樣水平稅金的觀點,。在他看來,對同樣創(chuàng)造價值活動的機器人和人類應該一樣課稅,,顯得更公平,。
關于對機器人課稅可能影響創(chuàng)新,他的看法是:機器人導致失業(yè),,屬于人類凈損失,,提高稅率甚至減緩機器人應用的速度,這時可以想清楚那些受到特別大沖擊的群體怎么辦,,什么樣的過渡項目是有用的,,需要什么類型的資金支持。如果對于創(chuàng)新的結果,,人們整體上恐懼大于熱情是不好的,,這意味著人們不會積極地去尋找相應的創(chuàng)新。
耶魯大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支持比爾·蓋茨的觀點,。他認為,機器人取代人類勞動在許多領域都有進展,,如果這些以及其他替代人工的創(chuàng)新取得成功,,對機器人課稅的呼聲肯定會越來越多,因為失業(yè)時會有很多人類問題出現(xiàn),,特別是,,一些人的工作崗位是他們付出多年的努力做了多年的準備才得到的。雖然樂觀的人們認為,,這些失業(yè)者總能找到新工作,,但是,在他看來,,機器人革命越來越快,,工作恐怕會越來越難找。
他顯然認同對機器人課稅,,可以(至少暫時)減緩這個進程并為財政調整提供經(jīng)費(如為失業(yè)工人再培訓)的觀點,。
他不支持稅基無法確定就不同意對機器人課稅的觀點。在他看來,,在過渡到一個不同的工作世界期間,,讓我們至少不要這么快就否決適度對機器人征稅這件事,而應該將其納入管控機器人革命后果這個宏偉計劃之中。
他認為,,除了“一次性總額稅”(例如人頭稅,,作者注)之外,其他各種稅都會扭曲經(jīng)濟,,顯然,,從經(jīng)濟效率視角否認機器人稅,是不合適的,。
他還試圖從縮小收入差距的角度對機器人課稅找到理由,。縮小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激進的做法是征收個人所得稅和設定更高的“最低收入標準”,,但這些措施有點不得人心,不容易得到支持,。緩解機器人革命帶來的收入差距,,必須重塑稅制。與只向高收入人群課稅相比,,對機器人課稅在政治上更可行,,也更可能持續(xù)下去。在他看來,,為了解決不斷擴大的收入不公問題,,對機器人適度課稅——即使是一種臨時稅,只要能放緩顛覆性技術前進的腳步——似乎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舉措;相應的稅收收入可以用于幫助被新技術奪去飯碗的人們完成再就業(yè)的過渡,。
著名經(jīng)濟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認為,,對機器人課稅的選擇是錯誤的,。只將機器人列為就業(yè)的破壞者毫無道理,發(fā)放登機牌的自助終端,、加快文件制作的文字處理程序,、手機銀行技術、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預防疾病而破壞醫(yī)藥行業(yè)就業(yè)的疫苗同樣影響就業(yè),。很多創(chuàng)新可以減少勞動力投入但獲得更多更好的產(chǎn)出,憑什么只選擇對機器人課稅?在他看來,,課稅技術難題也需要克服,,但要把勞動力節(jié)約型活動與勞動力提高型活動區(qū)別開來,稅務局是否有能力也是存疑的,。而且,,大量創(chuàng)新活動(包括涉及機器人的活動)關乎生產(chǎn)出質量更好的產(chǎn)品和服務,,而不是僅僅用同樣的投入獲得更多的產(chǎn)出??傊?,他不認同對機器人課稅的看法。
保護人類,,恐怕不是對機器人課稅就可以解決的
對機器人課稅可能暫時緩解失業(yè)和不平等問題,,延緩人類對創(chuàng)新的恐懼,但是,,鑒于人工智能技術的不確定性,,需要認真思考對策的時候已到,。
在人工智能技術處于初步階段時,,對機器人課稅還可能被視為無稽之談。
而如今,,當阿爾法狗(AlpahGo)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手柯潔時,,阿爾法狗的主人———人工智能研究團隊透露不再將圍棋作為主要研究目標,事實上,,圍棋從來就不是他們的最主要研究對象,。顯然,人類無法再繼續(xù)傲慢下去,。上帝要讓人滅亡,,必讓他先瘋狂。人工智能技術倘若有機會滅掉人類,,那么,,這也只能說是自作孽。
科學與人文的協(xié)調至少應該同步進行,,或者人文研究應該走在前列,。人工智能,特別是深度學習技術的發(fā)展,,已經(jīng)讓地球上的人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對機器人課稅,就可以幫助人類實現(xiàn)目標嗎?如果只是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征稅,,那么,,課稅必然會損害它們自身的競爭力。如果各個國家各個地區(qū)同時行動呢?顯然這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是否應該對機器人課稅的問題,。
機器人是不是人?它能承擔稅負嗎?公司不是人,,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法人。為什么可以對公司課稅,,就不能對機器人課稅?顯然,,我們需要說明機器人和公司有什么不一樣,。
公司是人建立起來的。機器人呢?也是人工制造的,??梢詫菊n稅,就不能對機器人課稅?邏輯上必須說清,。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繳納所得稅是只承擔有限責任的代價。那么對機器人課稅的實質是什么?至少在當下,,對機器人課稅,,還只能解釋為對資本課稅。
機器人取代人類勞動,,讓一些行業(yè)從勞動密集型轉向了資本密集型,。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沒有資本的保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最基本的激勵又該何處尋?這才是對機器人課稅應該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
對機器人課稅真的就會減輕人類的負擔?至少在目前答案是有爭議的。就現(xiàn)實而言,,即使要對機器人課稅,,也得有一套能夠形成共識的方案,由于各種各樣的技術困難,,這樣的方案在短期內是見不到的,。超級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大大超過了常人的想象,,就連《時間簡史》的作者,、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Hawking)都心存恐懼。
但是,,對于能夠解放人類勞動的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技術,,我們應該持歡迎的態(tài)度,也只能是歡迎的態(tài)度,。技術進步是擋不住的,,人類所能做的是順應趨勢,引導技術發(fā)展方向,,而不是想著利用稅收手段去阻攔,,這樣,人類才有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新的奧秘,,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人生,。
對機器人課稅時代的到來,至少要在人類對機器人,,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充分的了解之后,。保護人類,,恐怕不是對機器人課稅就可以解決的。
對機器人課稅的大討論,,也對中國稅制改革有著重要的啟示,,即不能忽略技術進步可能對稅制所產(chǎn)生的影響。現(xiàn)代國家課稅是為了提供公共服務籌集經(jīng)費,,未來這種經(jīng)費的分攤模式又該有什么變化呢?技術進步可能對現(xiàn)行稅制帶來根本性的沖擊,,新稅制的誕生可能需要傳統(tǒng)的財稅專家和人工智能技術專家以及更多的跨領域專家的共同努力。
(轉載自:中國財經(jīng)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