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基礎考點:無權代理
【東奧小編】2017稅務師備考正在緊張而忙碌的進行當中,東奧小編每天為大家整理2017《涉稅服務相關法律》知識點:無權代理
【內(nèi)容導航】:
(一)濫用代理權
(二)無權代理
(三)代理關系的終止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涉稅服務相關法律》科目第六章第27講
【知識點】:無權代理
(一)濫用代理權
1.《民法總則》第164條
(1)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2.《民法總則》第168條
(1)自己代理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2)雙方代理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二)無權代理
1.《民法總則》第171條——狹義無權代理
(1)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jīng)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效力待定)
(2)默示拒絕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個月內(nèi)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3)撤銷權
?、傩袨槿藢嵤┑男袨楸蛔氛J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
?、诔蜂N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4)責任
①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shù)姆秶坏贸^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谙鄬θ酥阑蛘邞斨佬袨槿藷o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2.表見代理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
【解釋】所謂“有理由相信”,,故事情節(jié)通常如下:(1)合同簽訂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紹信或蓋有印章的空白合同書,,使得相對人相信其有代理權;(2)無權代理人此前曾被授予代理權,,且代理權尚未結束,但實施代理行為時代理權已經(jīng)終止,。
【例題1·多選題】甲公司委托乙代為購買手機屏幕,,乙在考察之后決定從紅星公司購進。在與紅星公司洽談過程中,,乙發(fā)現(xiàn)紅星公司生產(chǎn)的手機電池也不錯,,遂與其簽訂了購買手機屏幕和電池的合同。事后,,紅星公司催促甲公司支付貨款,,甲公司稱,僅委托乙購買手機屏幕但未委托其購買手機電池,,拒絕支付電池的貨款,。本案中,下列關于乙與紅星公司所簽購買電池合同是否成立以及效力狀態(tài)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2016年)
A.該合同效力待定
B.該合同可撤銷
C.該合同有效
D.該合同無效
E.該合同成立
【答案】DE
【解析】本題案情并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表明已構成表見代理,應按狹義無權代理處理,,因此按效力未定法律行為處理,。又因被代理人甲公司拒絕追認,合同雖已經(jīng)成立但歸于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