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財務與會計》基礎考點:杠桿效應
2017稅務師備考正在緊張而忙碌的進行當中,,東奧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財務與會計》知識點:經營杠桿效應
【內容導航】:
1.經營杠桿
2.經營杠桿系數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財務與會計》科目第四章第12講籌資與股利分配管理(3)
【知識點】:經營杠桿效應
1.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是指由于固定性經營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業(yè)的資產報酬(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于業(yè)務量變動率的現象,。經營杠桿反映了資產報酬率的波動性,,用以評價企業(yè)的經營風險,。
用息稅前利潤(EBIT)表示資產總報酬,,則:
EBIT=S–V–F=(P–VC)Q–F=M–F
式中,ETIT—息稅前利潤
S—銷售額
V—變動性經營成本
F—固定性經營成本
Q—產銷業(yè)務量
P—銷售單價
VC—單位變動成本
M—邊際貢獻
(1)當存在固定性經營成本時,,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產銷業(yè)務量的增加雖然不會改變固定經營成本總額,但會降低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使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大于產銷業(yè)務量的變動率,進而產生經營杠桿效應;
(2)當不存在固定經營成本時,,所有成本都是變動性經營成本,,邊際貢獻等于息稅前利潤,此時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等于產銷業(yè)務量的變動率,。
2.經營杠桿系數
含義 | 經營杠桿系數(DOL),,是息稅前利潤變動率與產銷業(yè)務量變動率的比,用來測算經營杠桿效應程度,。 |
理論公式 | #FormatImgID_0# |
簡化公式 | #FormatImgID_1# |
影響因素 | (1)企業(yè)成本結構中的固定成本比重,;(2)息稅前利潤水平。息稅前利潤水平受產品銷售數量,、銷售價格,、成本水平(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總額)高低的影響,因此固定成本比重越高,、成本水平越高,、產品銷售數量和銷售價格水平越低,經營杠桿效應越大,,反之亦然,。 |
【提示1】在息稅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經營杠桿系數最低為1,,不會為負數;只要有固定性經營成本的存在,,經營杠桿系數總是大于1。
【提示2】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
經營杠桿本身并不是資產報酬不確定的根源,,只是資產報酬波動的表現,。經營杠桿放大了市場和生產等因素變化對利潤波動的影響。經營杠桿系數越高,,表明資產報酬等利潤波動程度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更多練習題可以查看稅務師每日一練匯總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