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會《審計》知識點:對內部控制了解的深度
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當中,,小編每天整理CPA知識點,,幫助大家加強記憶,,輕松過關!
【知識點】對內部控制了解的深度
(一)了解內部控制的含義
了解內部控制,,是指評價控制的設計,并確定其是否得到執(zhí)行。具體包括:
1.評價控制的設計
評價控制的設計涉及考慮該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夠有效防止或發(fā)現(xiàn)并糾正重大錯報。
2.確定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
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是指某項控制存在且被審計單位正在使用,。
(二)了解內部控制的流程(補充)
【解讀】“了解內部控制”有其特指的內涵,同時包括兩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即評價控制的設計并確定已設計的內部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
(三)了解內部控制的程序
注冊會計師通常實施下列風險評估程序,以獲取有關控制設計和執(zhí)行的審計證據(jù):
1.詢問被審計單位人員;
2.觀察特定控制的運用;
3.檢查文件和報告;
4.追蹤交易在財務報告信息系統(tǒng)中的處理過程(穿行測試),。
【解讀】
(1)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不包括了解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程序主要包括:詢問管理層和被審計單位內部其他人員,、分析程序、觀察和檢查,。
(2)了解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程序不包括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通過分析不同財務數(shù)據(jù)之間以及財務數(shù)據(jù)與非財務數(shù)據(jù)之間的內在關系,從而對財務信息作出評價,。了解內部控制的目的評價控制的設計并確認控制是否正在執(zhí)行,,不涉及評價財務信息。
(四)了解內部控制不同于控制測試(教材P144)
1.了解內部控制包含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并確定控制是否正在運行,。
2.控制測試是確認控制運行是否有效的審計程序,,即被審計單位所實施的內部控制能否防止或發(fā)現(xiàn)并糾正財務報表重大錯報。
3.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貫運行的自動化控制,,否則注冊會計師對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測試控制運行的有效性,。
【解讀】
(1)獲取某一人工控制在某一時點得到執(zhí)行的審計證據(jù),并不能證明該控制在所審計期間內的其他時點也有效運行,。
(2)由于信息技術處理流程的內在一貫性,,實施審計程序確定某項自動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也可能實現(xiàn)對控制運行有效性測試的目標,,這取決于注冊會計師(如針對程序變更的控制)的評估和測試,。
在步入康莊大道之前,總要走過一段崎嶇艱辛的道路;在變得熠熠生輝之前,,總須經歷一段黯淡無光的日子,。那些吃過的苦,那些流過的淚,,終會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只要堅信前途的光明,一時的煩惱又算得了什么!CPA考試加油! 更多知識點查看注會考試審計知識點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