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級會計實務》預習考點: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務處理
2017《初級會計實務》預習考點: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務處理
【東奧小編】現(xiàn)階段進入2017年初級預習備考期,是全面梳理考點的寶貴時期,我們一起來學習2017《初級會計實務》預習考點: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務處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應設置的會計科目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持有
(四)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出售
本知識點屬于《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第一章資產第五節(jié)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內容,。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應設置的會計科目
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收取利息和出售等情況,,企業(yè)應當設置“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收益”等科目進行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核算企業(yè)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取得
1.企業(y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所發(fā)生的交易費用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
【提示】交易性金融資產入賬成本中不包括支付的交易費用,。
2.企業(y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不構成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
入賬成本=買價-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交易費用。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應收利息(債券買入時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貸:其他貨幣資金等
差額: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溢價記借方,,折價記貸方)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持有
企業(yè)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期間,,所涉及的會計處理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債券利息收入,二是在資產負債表日核算發(fā)生的減值損失,。
1.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債券利息收入
企業(yè)在持有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期間,,應當按照攤余成本對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債券利息收入,,作為投資收益進行會計處理。
【提示1】
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后的結果: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fā)生的減值損失,。
【提示2】
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在預期存續(xù)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折現(xiàn)為該金融資產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實際利率在相關金融資產預期存續(xù)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
【延伸】如果有客觀證據(jù)表明該金融資產的實際利率計算的各期利息收入與名義利率計算的相差很小,,也可以采用名義利率替代實際利率使用。
會計分錄
借:應收利息(票面利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票面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貸:投資收益【期初債券的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差額: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后的結果: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fā)生的減值損失,。
投資收益=本期計提的利息收入=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期初攤余成本即為上期期末攤余成本
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的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本期收到的利息(分期付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和本金-本期計提的減值準備
【提示】如債券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上述計算期末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的公式中“本期收到的利息和本金”項目為0。
(四)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出售
企業(yè)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投資損益進行會計處理,。如果對持有至到期投資計提了減值準備,,還應當同時結轉減值準備。
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等(實際取得價款)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余額)(利息調整明細科目有可能在貸方)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累計利息)
差額:投資收益
相關文章推薦: